每年冬春交替的時候,
都是職場崗位變換最頻繁的時刻。
上一年的年終獎領完,新一年的工作還沒完全鋪開,春節時在家里規劃未來藍圖時的激情未褪,再經由和煦的春風輕輕的一撩動,你下了一個決定。
世界那么大,我想跳個槽。
打開電腦,登陸網站,更新一下簡歷,或是聯系相熟的獵頭:嗨,我想換個工作。
如果運氣好,你會很快找到一個你滿意的職位,開始為實現你的規劃藍圖而努力。
可惜,大部分人一般會在幾個月以后,或是一年之內,會再次重復上面的流程:
打開電腦,登陸網站,更新一下簡歷,或是聯系相熟的獵頭:嗨,我想換個工作。
這并不是聳人聽聞。
根據調查,現在中國人崗位平均堅守時間為3—4個月,而美國則是5—6個月,兩國同一崗位堅守時間相差近兩年。
也許你會覺得自己能力強,人品好,經驗多,但是我要告訴你,
在這場名為中國式跳槽的職場豪賭中,
大部分人都是輸家。
一
二十九歲的小趙,研究生畢業,在校期間一直擔任學生會干部。
現在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媒體編輯。在這之前,他做過快消品推銷,房地產銷售,以及婚慶策劃。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感覺自己經歷的行業有很多,綜合能力很強,總想挑戰下自己。
馬上而立之年的他,在現在的崗位上工作不到一年,感覺距離自己的理想還是很遙遠,于是開始四處尋找機會,給多家企業投遞簡歷。
可最終結果,面試的公司不想去,想去的公司沒人理。
看著周圍跟自己的年齡差不多的同學,朋友。一個個開始走向管理崗位,他顯得很焦慮,本來不吸煙的他,開始嘗試著吸煙,用他的話說:
這樣,顯得成熟。
他始終覺得自己能力很強,可能是因為太年輕,一些好公司沒有給他機會,如果有公司不看年齡,給他一個機會,他是能做的很好的。
在等兩年吧,年紀到了就好了。
小趙常常這樣安慰自己。
二
三十八歲的職場人老張,已經過了那段初入職場的毛躁期,現在是一家大型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
他的經歷跟小趙有些類似,只不過并沒有像小趙那樣跨了好幾個行業,他一直在人力資源這個行業里廝混。
年輕的時候,他也頻繁跳槽,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多積累行業經驗。
但有認識他的人說:
沒見過為了每月多200塊工資跳槽的。
不管怎么說,現在的老張已經是外人羨慕的企業高管了。
可是,前不久,一個新的職位找到了他,一家小型公司的人資總監。
一開始,老張是拒絕的,他覺得自己現在是一名大公司高管,工作穩定,收入尚可,沒必要去陪著小公司辛苦打拼。
不過,當對方露出教父般的笑容,告訴老張:
月薪比現在多2000塊,另有期權分紅。
老張沉吟了許久,說:
讓我考慮下吧
三
四十六歲的老孫,是一家機械制造企業的副總,之前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技術骨干。
老孫年輕的時候就進了那家國企,這么多年一直愛崗敬業,苦干實干,并因此受到企業領導的器重。
可惜,這幾年企業效益不好,雖然工資還能勉強發放,但是一些有能力有路子的人才早就開始另尋高枝。
在這種現狀的影響下,老孫自然也動了心思,正好一個曾經帶過的徒弟來找他,說自己所在企業缺少一個技術類的副總,
徒弟覺得師傅是多年老技術出身,專業對口,而且年紀也合適,所以就推薦了老孫。
于是順理成章的,老孫就成了這家企業的技術副總。
然而工作了小半年,老孫卻滿是挫折感:
同事之間不再像之前那樣,你好我好,而是會因為一個技術上的問題,爭的面紅耳赤。
老板也不像之前企業那樣對他器重有加,而是時不時的向他傳遞,希望他能快速推進新技術研發的想法。
與此同時,許多員工還暗地里嘀咕,新來的孫總思想太守舊,跟不上潮流發展。
老孫覺得很委屈,他覺得自己當了那么多年企業技術骨干,經驗很豐富,為人和善,可為什么到了這家企業就全變了樣?
“難道還真跟別人說的那樣,跳槽,跳槽,越跳越糟?”
四
曾經有人說過:
在現在醫療條件下,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而且企業的存續時間卻越來越短,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行業的轉換或是跳槽。
面對這種趨勢,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先讓我們試著將職場劃分成不同的時期,
25—35歲是職場積累期,
35—45歲是職場黃金期,
45—55歲是職場巔峰期。
在不同時期,職場人應當有不同的身份跟目標,
在積累期,你要做一個“好用”的人,提高自己的執行力,讓每項工作能夠順利完成,而不是因為想要做到完美或顯示自己水平而將工作拖延?!昂糜谩本褪悄阍谶@階段的最大價值。
在黃金期,你要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這個時期你的能力已經得到了證明,你開始試著獨當一面,你對待工作需要更加的專注,你需要通過自身的能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在巔峰期,你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職場“標簽”,通過之前的積累,在這個時期你的能力已經毋庸置疑,同時你也應該會擁有很多資源,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幫你把自己的職業人生再次拓展,讓自己成為某一行業或是某一領域的“標簽人物”。
這一切看上去很美好是不是?
可惜,中國式跳槽正在我們職場的每個階段對我們造成深深地傷害。
五
跳槽,本應該是一次優化職場生涯的自我突破,以期在未來發展的更好。
然而,現在的中國職場人可以為了錢跳槽,為了工作不順心跳槽,為了上司脾氣不好跳槽,甚至為了離家近而跳槽。
這些片面且略顯粗暴的跳槽理由,恰恰體現了我們職業心理的不成熟。
大部分人在跳槽時往往只關注自己得到了什么,卻從不認真衡量自己失去了什么。
他們往往盲人摸象般的將一個很小的點當成是自己追求的全部,感覺只要滿足了自己當下的一點小需求,以后的職場人生就會人見人愛,春暖花開。
有沒有見過賭場里的賭徒?
從來只想著自己一定能贏,卻從沒想到過自己會輸。
賭徒輸了,或許還有機會翻盤,職場輸了,我們拿什么來翻盤?
六
二十九歲的小趙,仍舊懷揣著自信尋找新的工作,卻不知道他的公司已經在網上掛出了同崗位的招聘信息。
三十八歲的老張,已經如愿以償的跳槽到了新公司,只不過上個月的工資并沒有全發,老板美其名曰:試用期。老張莫名的感到有一絲恐慌。
四十六歲的老孫,為了保住工作,自動申請調低了崗位跟薪水,看著新來的技術副總帶著大家熱火朝天的進行新品開發,他不由得開始羨慕起那些退休的老領導來,感嘆自己沒有趕上好時候。
在中國,這場職場豪賭從不落幕,
只不過,你會是那個幸運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