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感悟三下鄉,青春筑夢行#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2015年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全國統一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其他福利待遇。草案還刪除了“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可獲得獎勵”的條款。隨后“全民二胎”在社會上引起熱議。
但是,生育二胎對女性來說難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據可靠資料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在這個年齡懷上帶畸形染色體的孩子的危險性要高于其檢測的危險性——尤其是羊水診斷,在35歲,懷上帶畸形染色體的孩子幾率是1/178,流產的幾率是1/200。因此,在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三年時間之后,2017年7月23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叮叮當社會實踐隊”走出了校園,以調查問卷、采訪等方式開始了他們為期八天對于“生育二胎對女性的利弊”的社會調研。
高齡夫婦生育二胎擔憂大
“二胎政策發布后,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好,但是,作為我們這種高齡女性來說,二胎并不是想生就生的,經濟、家庭、心里、生理,哪一個方面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都不會去生育二胎的。”這是實踐組成員在調研時一位女士對他們吐露的心聲。山東紅十字會醫院李萍院長指出,女人頗佳生育年齡是23—28歲,超過這個年齡段,女人生育能力明顯下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女性身體機能逐漸減退,受精卵攜帶異常染色體的幾率變大,因此一些遺傳疾病發生的風險會大大增加。然而,調查中發現,有47.27%的人認為30-35歲生育小孩是最佳的年齡,甚至還有4.09%的人認為35-40歲才是生育的年齡。
叮叮當社會實踐隊的成員們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年齡大的女性對自己是否生育二胎和是否能生育二胎的能力充滿了擔憂與不安,于是隊員們在做社會實踐的同時也為他們講解了很多有關生育二胎的知識,讓她們那不安的心也得到了緩解。
傳統觀念阻礙生育二胎
調查中隊員們了解到,很多女性的爸爸媽媽那個年代的人都還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想法,他們都牢牢地“堅守”著他們心中的那份念頭。
富春江地下商城的一位服裝店老板在他們調查的時候對他們說:“你說你們這個問題,‘女性生育二胎后與丈夫父母的關系會怎樣?’,當然是生個男孩會變好啊,你說說如果再生個女孩這當然不會關系更好啦,你說是吧?”
重男輕女,這是中國老一輩人的傳統思想,現在也限制了很多家庭想要再要一個寶寶的念頭,這種念頭斷絕了很多人的幸福。
女性回歸家庭、職場受約束
調查中得知,很多女性因為生育二胎選擇了暫時的回歸家庭,而回歸家庭之后再出去找工作會因為年齡的問題受到很多的限制。她們原本的生活節奏就會被打亂,讓她們失去了自己奮斗過的職場。開放二胎,很有可能掀起一輪讓女性回歸家庭的熱潮。但是,從目前的相關法律條款來看,全職主婦的權益很難保障。同時,輿論會對職業女性形成更的壓力。至于就業方面,就拿私企來說,同樣崗位,老板是會選一個男性,還是會選一個可能要休兩次產假的女性,結果不言而喻。
從這次的調查中得知,生育二胎對女性有利也有弊,但是對女性身體與心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據了解,我國大部分城市相關城市孕婦數量大幅度上升,“全民二孩”正從概念轉向實質性影響,那位未出生的孩子啊,你們的媽媽在這個時候把你生下來,可見你們的媽媽是有多么愛你,所以,請善待你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