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寶年間,素有“才子”之稱的南陽秀才韓竑經過多年苦讀,這一年進京趕考求取功名。韓秀才雖家貧如洗,但才華橫溢,為人豪爽,并且結交甚廣,朋友中不乏富家子弟。其中有一朋友,李王孫,京畿人士,家境富裕,與韓竑最為交好,遂邀請韓竑居住在自己家里,一起讀書,一起擼串,一起呷酒做詩,日子過得甚為愜意。
李生家有一位歌姬柳氏。不但歌喉婉轉,姿容艷麗,而且還能吟詩作對,甚得李生喜歡。《太平廣記? 柳氏傳》說:“艷絕一時。”可見柳氏容貌之美;“喜談謔,善謳詠。”可見柳氏頗有才情。
這一日,韓竑與李生對酒當歌,柳氏唱歌助興。宴席上,柳氏見韓竑器宇軒昂,談吐不凡,不禁心生愛慕。忍不住多看了韓公子幾眼,更覺得韓公子非同一般,絕不會久居人下。不覺日已將暮,月滿西樓。李生何許人也,自然看出了一些端倪。思索之下,便有了主意。
不幾天,李生了解到韓竑也對柳氏有意,遂令下人準備了一桌酒菜,再一次和韓竑把酒言歡,高談闊論。依舊請柳氏以歌舞助興。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生說道:“韓秀才是當今名士,柳氏是當今名色,以名色配名仕,豈不美哉。”
柳氏頓時羞紅了臉,心中猶如小鹿亂撞,更平添幾分嬌媚。韓竑也覺得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實在是猝不及防啊。李生不但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更是慷慨解囊,拿出三十萬兩白銀贈予韓竑。飲罷一杯酒后飄然而去。開元盛世的余暉,照耀出那時候的文人,豪爽,任性,仗義,開朗。李生走后,韓竑與柳氏好不恩愛,那真是紅袖添香,琴瑟相和呀。賭書潑茶,吟詩作畫。這日子過的也真快,轉眼到了科舉考試的日子,俗話說得好,一好百好,一順百順。等到放榜的日子,這韓竑呀,果然喜中進士。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剛得美人,又中進士,實在是可喜可賀!看來李生和柳氏都沒有看錯人呀。
高中進士,多年沒回家的韓竑決定回家省親。這叫什么呢,這叫做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回到家以后不久,此時“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淪陷,戰火過處,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韓竑離開家鄉輾轉向長安出發。而在長安的柳氏因為怕在亂世之中遭人侮辱,不得已落發為尼,終日里青燈黃卷,內心卻深深思念著心上人。這對亂世鴛鴦從此失去了聯系。韓竑迫于生計來到山東,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帳下做掌書記。
幾年來,在郭子儀李光弼率領的唐軍節節勝利后,局勢漸漸穩定,韓竑愈發強烈的思念柳氏,但因公務在身不能親自到長安去尋找,遂托人到長安打聽柳氏的下落。此人輾轉反側,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柳氏。將韓竑的書信交于柳氏,柳氏展開白絹一看,是韓竑寫的一首《章臺柳》,詞曰: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看罷,頓時淚如雨下,在這亂世之中,韓竑的擔心與質疑躍然紙上,柳氏想到了這幾年的艱辛,這幾年為了等待韓竑而受的委屈,兵荒馬亂的,一個弱女子靠什么安身立命?柳氏當即揮筆回了一首《楊柳枝》,詞曰: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韓竑得知柳氏的下落欣喜若狂,恰好淄青節度使侯希逸要回京入朝,正好帶著韓竑同行。韓竑喜出望外,一路順暢。抵達長安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寺廟尋找柳氏,滿懷期望而來,可是萬萬沒想到,柳氏不久之前已經被人搶走,音訊皆無。韓竑悲傷不已,慨嘆造化弄人,頓足長嘆,無可奈何。韓竑抑制住內心的悲痛,回到侯希逸身邊,以為這一生都再也見不到柳氏了……
這一天,風和日麗,與往常無二。韓竑騎著馬在大街上,突然前面一輛豪華的馬車上傳來清脆悅耳的聲音“后面騎馬的可是韓員外?”
韓竑頓時一愣,多么熟悉的聲音啊,是柳氏!!柳氏停下車與韓竑聊了起來,原來柳氏被回紇將領沙吒利搶走做了小妾,可憐柔弱的柳氏身不由己。安史之亂的平定,回紇人立了大功,所以沙吒利當時的地位比較高。事出倉促,柳氏無可奈何,也不能在外長久逗留,只好匆匆別過,相約第二天再見。韓竑魂不守舍,當晚是徹夜難眠啊,想到愛人成了別人的小妾,真真是心如刀絞,淚濕枕巾。
第二天,韓竑如約而至,柳氏乘車而來。然而這一次,柳氏并沒有下車,只是隔著簾子遞給了韓竑一個胭脂盒,哭著對韓竑說“我已經不能脫身了,我們就此別過,胭脂盒留給你做個紀念。”說完,馬車絕塵而去。留下肝腸寸斷的韓竑。韓竑一介書生,如何能和戰功赫赫的沙吒利抗衡,如何能幫助柳氏脫身……
當晚,恰好侯希逸帳下的武將們要聚餐,大家就拉著韓竑一起去。此時的韓竑,失魂落魄,哪有心思聚餐喝酒。但是架不住大家的熱情。酒席上,韓竑獨自坐在角落喝著悶酒,一杯一杯復一杯。
“韓兄,你這是怎么了,有心事嗎?”
“就是,韓兄怎么了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的問起來。韓竑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大家講了一下。
“原來是這樣,這事我來辦,韓兄。”
韓竑一看,原來是武將許俊,許俊年輕有為,風度翩翩。
“請韓兄給我寫幾個字,我拿給嫂夫人看。”韓竑寫下幾個字后許俊飄然而去。
話說這許俊,換上一身胡裝,騎上快馬,又牽上一匹馬直奔沙吒利府上。恰逢沙吒利出門而去,等沙吒利走遠了以后,許俊用力砸門,說“將軍墜馬了,將軍墜馬了,快不行了,想見柳夫人最后一面。”柳氏聽聞將軍墜馬后趕緊出門,許俊把韓竑的字讓柳氏看了一下,柳氏頓時明白,許俊將柳氏扶上馬后一起來到了眾將聚餐的酒樓。柳氏和韓竑執手落淚,眾將歡聲雷動,好不熱鬧。多好的故事,才子佳人終于相聚,仗義的朋友,肝膽相照的同僚。
可是,歡喜過后,眾將冷靜下來,這件事怕是闖禍了,他們的主帥侯希逸很可能要為此擔責任的。要知道當時回紇將領因平定安史之亂有功,一般人是惹不起的。眾將找到上司侯希逸請罪,沒想到的是,一向威嚴的主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居然大喝一聲好,說道“如此好事,應該讓我來做啊,怎么能讓許俊這小子占了先呢。”
侯希逸立刻給皇帝上表,奏明此事,說沙吒利奪人所愛不義在先,自己的部下擅自把人搶了回來,自己愿意承擔管教不嚴的罪責。
話說當時的皇帝唐代宗聽聞這個曲折的故事之后,深受感動,賜給沙吒利二百萬錢,并說服他把柳氏還于韓竑。才子佳人這才真正的團聚,留下一段佳話,傳于后人。而這兩首詞流傳至今,一問一答,均屬上乘佳作,借著楊柳送別之意,把亂世男子的牽掛和擔憂,把亂世佳人的委屈和無奈表露無遺。
唐朝是一個神奇的時代,詩人有著特殊的社會地位,也只有在這個時代,豪門、名仕、武將都特別尊重詩人,就連皇帝也能為詩人網開一面,這就是大唐,因為有了這樣的時代,才會有那一首首經典的唐詩。才子佳人的故事,為我們津津樂道,不一樣的唐詩,不一樣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