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好萊塢界的大咖人物,詹姆斯·卡梅隆每次都為我們帶來驚喜,盡管上映期靠后,《阿麗塔:戰斗天使》還是后來居上,上映一天,就已經搶奪到當日票房排名的冠軍。遺憾的是這部影片沒有在中國的春節檔上映,不然《流浪地球》可能并不會有現在這樣超高的票房。不少導演預言,同為IMAX 3D,能與《流浪地球》角逐爭鋒的必定是這部《阿麗塔:戰斗天使》。現在貓貓就跟影迷朋友們來談談這部電影。
一
《阿麗塔:戰斗天使》是根據日本漫畫家木城雪戶的作品《銃夢》改編,詹姆斯·卡梅隆由監制和編劇、羅德里格茲執導,故事發生的背景是26世紀,也就是未來世界,屬于科幻的范疇,但仍被定義為動作冒險類型,為什么?
一般動作冒險類型存在于所有的西部片、戰爭片和警匪片中。嚴格意義上,動作冒險類型,不會在科幻電影中出現,卡梅隆史無前例地做到了。他對此可謂是輕車熟路,當然,這也源自于他本人就是國家地理學會駐會探險家、NASA咨詢委員會成員,而且他還探訪過地表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他把真實拍攝與虛擬影像相結合,這也是影片的獨特之處。要知道,制作出這一科幻視覺盛宴,卡梅隆可是精心籌劃了6年啊。所以最后,無論是視效、制作場面和規模,都恰到好處。
更主要在于,阿麗塔的打戲很漂亮,劈叉、后空翻、單手撐等都成為亮點,并沒有真槍實彈,完全是武打,充分滿足了中國市場需求。因此,它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動作冒險片。
曾有人語出:“世界上有兩種電影視效,一種是卡梅隆,一種是其他。”想來不無道理。
二
除了強大的特效,最值得稱贊的是人物形象。影片是如何呈現人物形象的呢?又是為什么能受到觀眾歡迎呢?讓我們來分析幾個場景。
1.人物性格討喜,容易親近
影片開頭,依德醫生在300年前發生過大戰的廢鐵場發現了一個只有頭部和心臟部分的女孩,確定她還活著,救了她,對她進行了手術改造,并讓她用了自己女兒的名字和身軀。忘記了一切的她對她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鋼鐵城產生了萬千好奇。她不顧醫生的囑咐,深夜外出,呈現出叛逆與調皮。
吃橙子,吃巧克力,抱小狗都展現了她可愛迷人的少女一面。阿麗塔的身世成了迷。在不斷尋找,探索自己是誰的過程中,漸漸展開劇情。通過夜戰小巷,展現了超強的戰斗力。
她擁有人類的大腦,有著人性最善良的一面。她也曾自卑于和別人不一樣,被上面的人所拋棄,只是一個不起眼、不重要的女孩兒,這就很容易讓她和觀眾建立起情感聯系。
2.崇尚愛情,愛得純粹
逐漸接觸中,雨果和阿麗塔產生了感情。開始,她并知道他真正在做什么,他也不會讓她知道。直到一天,“困擾嗎?我不是完整的人類。”阿麗塔問。
“你是我見過的最有人性的一個。”雨果回答。
然后人類和改造人相愛接吻,在一起了。
雨果說得沒錯,雖然阿麗塔是個改造人,但她比誰都懂愛。
雨果的夢想是賺夠錢抵達天上的撒冷。于是,雨果的夢想,就是她的夢想。
“這就是我。”她掏出自己的心臟讓他賣掉賺錢。這一可愛的舉動,讓人越發喜歡,一個會嗜血殺人的女主,她的愛竟是這樣無私。
雨果被阿麗塔的真情所感動,因為愛,他決定金盆洗手,不再拆解像阿麗塔這樣的改造人的零件去賣了。我能為你上天入地,我也能為你交出自己的心。洛麗塔就是這樣的人,比人更像人的人。
3.道德高尚,主題鮮明
這個世界總是有壞人想要恃強凌弱,通過狗這個意象體現影片中的最弱者。從那個囂張的機器改造人殺了阿麗塔喜歡的狗開始,阿麗塔在臉上抹了兩道鮮紅的血,誓在正式化身正義的戰斗天使做宣誓,她從潛意識里發出一種聲音:"面對邪惡,我永遠不會袖手旁觀。"于是,一場酒吧大戰打得昏天地暗,接著升級到地下。
阿麗塔在戰斗中損壞了軀體,又只剩下一個頭,依德醫生抱著受傷的阿麗塔匆忙離開。“你以為這樣就能擺脫過去,無論你救活她多少次都是徒勞。”綺蓮看著曾經的丈夫又一次救了阿麗塔,冷冷地說道。
換了狂戰士軀體的阿麗塔還能單手撐,她謝謝醫生,醫生對她說:“軀體不分好壞,怎么用完全取決于你。”不禁讓人思考,到底什么樣的生存法則才是適合人類社會的。
面對這座充滿罪惡的城市,只有她,在這個人性幾乎泯滅,能讓好人都變壞的鋼鐵城沒有迷失,一步步發現自我,解開身世之謎。她堅持自己的意識,并且喚醒了人類感情中存在的良知。
她改變了綺蓮這么自私的人。綺蓮看到阿麗塔為瀕臨死亡的雨果哭泣,被打動,她不再為了回去而不擇手段地幫諾瓦做事,她幫助雨果和阿麗塔逃脫,還親自幫雨果做了手術,宣布退出惡勢力。她說她忘記了自己曾經是個母親,終于明白她想要的并不在上面。于是壞人結果了她。
鋼鐵城崇尚的是“弱肉強食”,就好像我們常聽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劣汰,”而阿麗塔的意識中并不是這樣。沒有任何事是絕對的,弱肉強食并非定律。
達爾文主義進化論認為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現象存在于人類社會。此前早有人推翻過,這部影片更是對此提出質疑,并維護了公理和正義。電影是全球第一大娛樂項目,它承擔著文化交流的載體,它不分國界,它屬于世界上每個熱愛電影的人。國家與國家之間雖然存在國力競爭,但也存在著人道主義的互相幫助,才會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此片影射出國家與國家之間應該和諧相處,共存與發展,而不是通過戰爭,誰吞并誰。
4.結局意外,人物內心表現力強
影片的故事結構很有張力,把意外留到最后,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事情的真相是依德醫生和綺蓮原來都是撒冷的人,因為女兒生病,被流放到了下面。女兒被殺死,綺蓮離開。依德醫生內心無法平靜。為了生存,他被迫做了賞金獵人。通過殘酷的機動球比賽拿到第一,就可以免費抵達天空之城——撒冷,竟是以諾瓦為代表的邪惡勢力的一場陰謀,他需要身體器官做實驗。
當雨果丟下阿麗塔,自己一個人從地面城市去更好更高階的天空之城,阿麗塔怕他被防御環刮碎,追了上去。
“那要逃一輩子了?”雨果問。
“一起逃。”阿麗塔說
“跟我走吧。”她向他伸出手。
不幸的是,雨果從高處跌落,阿麗塔近乎瘋狂的嘶喊:“我愛你”。然后開始決定報仇,又一次參加比賽,她擦干眼淚,拿刀指向天空,這時一個黃頭發的男人正在天上看著,故事背后最大的壞人終于露面,故事也戛然而止。在《天鵝之歌》的演唱聲中,影片拉下了帷幕。
最后的結局是開放式的,似乎是一個前傳,卡梅隆打造了一個新的英雄人物形象,讓我們對阿麗塔第二部有所期待。
5.價值觀更獨立,更符合社會結構特征
從電影視角來講,誰說中國電影才獨有家園的核心元素,現在是自己打臉了。我們帶著地球跑,因為地球是我們的家園。與《流浪地球》這部反映要跟家園共存亡的價值觀比起來,《阿麗塔:戰斗天使》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傳達的價值觀顯然更有自我意識,更符合時代特征,更前衛。
每個城市都充斥著外來人口,尤其是大城市的人,他們在新的土地上扎根、生長,也許早已回不去原來的地方,內心卻依然充滿愛,想要一個家。正如阿麗塔對她愛的人雨果所說:“我們不屬于任何地方,除了彼此身旁。”
盡管我們出生的地方,很想回去。當遇到真正的愛人,有愛的地方才是家。人在,家就在。
6.牢牢地抓住了市場
經常聽說,得女性市場者得天下,女性更感性,女性更會分享,女性也更有同情心和愛。那么這部電影的人物塑造很成功,緊緊地圍繞著女性塑造的英雄人物,開拓了女性市場。今后,人們在電影院不再只看到《鋼鐵俠》、《蜘蛛俠》等男性化的英雄人物形象。
故事也不再是英雄救美的俗套,而是突出了一個偉大的女性形象,并且女主也是毫無疏離感地讓人喜歡。阿麗塔雖然是個有著超強能力的女漢子,仍然不失天真可愛、溫柔體貼的少女心。并且就外貌來講,阿麗塔也很迷人,具有天使的面容,她的眼睛畫風延續了日本動漫中加里的眼睛,超大超亮,頭部和身體比例平衡,絲毫沒有違和感。大部分看過當年那部火遍日本動漫界的漫畫的觀眾都稱,卡梅隆的作品人物還原度高,更加貼合原著。
綜上所述,阿麗塔這個女性人物形象成功地立住了并且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另外,這部電影之所以受歡迎,還在于卡梅隆把東方和西方元素互相融入并且學習借鑒,將日系動漫風格電影化,運用表演捕捉、面部動作捕捉的CG技術完美地呈現了阿麗塔這一以女性為主角的英雄,一個有情感、有人性的的戰斗天使形象,加上動漫的經典IP,更會占據亞洲市場,難怪連三位奧斯卡獲獎者都甘當綠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