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想喝酸奶。”
“好,你在車上等著,我去買。”
“嗯,好。”
這是一位30歲的女兒與父親的談話。
父親小跑著去商店,過了一會兒,提著兩瓶酸奶出來。一瓶500毫升,一瓶1000毫升。
問:“要喝哪個?”
“啊!500就夠了。”
于是父親又提著兩瓶酸奶跑回商店付錢,看著那跑去商店的背影,女兒不禁留下了眼淚。
我們長大了,經(jīng)濟(jì)獨立了,生活也能自理了,但父母卻總是不放心。
聽說按摩椅對老人特別好,那就買個回去給爸媽,新出了一款電動牙刷,那也買回去給爸媽試試,讓他們感受一下現(xiàn)在的高科技。
每次買回家,他們都會說不需要,完全用不著,其實他們經(jīng)常腰疼,手腳也不靈活了。他們說不需要,只是為了不讓你花錢。
你明明經(jīng)濟(jì)已經(jīng)獨立了,出門卻總搶著與你付錢,你明明生活已經(jīng)能自理了,卻總是擔(dān)心你什么也不會,會不會被欺負(fù)。
當(dāng)所有人都覺得你長大了的時候,只有他們覺得你還小,只是個孩子。
這么多年過去了,但高考那三天我卻記憶猶新。
我們學(xué)校不是高考考點,學(xué)校為了保證學(xué)生考試不遲到,統(tǒng)一帶學(xué)生住賓館,吃喝拉撒全由學(xué)校負(fù)責(zé),可我卻例外了。
爸爸知道我不喜熱鬧,便跟老師說,我的這三天由他來負(fù)責(zé)。
快要進(jìn)考場了,我把筆弄丟了。
“爸,我筆不見了。”
“你等著,我去給你買。”
“嗯,好。”
爸爸有點胖,停在路上的車也很多,他慌慌張張地繞過車跑去給我買筆,他那笨拙的動作,讓人看了實在可笑。
但不知為何,我的眼里掛滿了星星。
幾分鐘后,他拿著四五支筆跑向我,各種各樣。他說不知道哪種好寫,于是一個款式拿了一只。我的爸爸真是傻。
高考那三天,他每天都起得很早很早,把早點做好才叫我起床,一邊吃一邊問我,味道對不對,是不是這個味。
每場考試結(jié)束了,他都站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等著我,好讓我第一眼就看到他。
其實早就和他約定好了讓他在一個固定位置別動,我去找他,可他總是不聽,他說:“人太多了,我怕你找不到我,站在那,你就能第一眼看到我了。”
你要知道,在高考期間,想要站在那個“黃金位置”是有多么不易。
我怎么會有一個你這樣的爸爸,有著一副笨拙的身軀、做事傻里傻氣、還總是不聽話,但我真的真的好幸福。
我的爸爸像買酸奶的爸爸,買酸奶的爸爸也像我爸爸,他們都一樣傻里傻氣的。
傻到跟服務(wù)員商量,提著兩瓶重重的酸奶來問你喜歡哪個,又跑去結(jié)賬。傻到怕買到一支不好寫的筆給你,于是一樣拿一支。
他們那么像,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為人父,只記得自己身為父親要對你好,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