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鄉,似乎是個敏感的詞匯。
? 用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好比“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這句話承載了幾千萬人的心聲,這句話表達了幾千萬人對家鄉的愛,這句話體現了幾千萬人的渴望,這句話……這句話讓我不禁回憶起我的故鄉。
? 幼時,幼小的胖嘟嘟的我躺在母親的襁褓里安詳地睡覺,時不時地舔舔手指頭,時不時地瞇著眼睛對大人們笑嘻嘻,就好像自己用純潔無瑕的心靈看透了一切一般,自顧自地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天倫之樂。如果幼時的我是天真的,那么故鄉,則是我幼時的天真!
? 兒時,我像個假小子一樣瘋瘋癲癲。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我們家鄉野地的那一棵桑葚樹。那片野地被兒時的我們稱為秘密基地,放學后,我們必不可少的一個想法就是先去看桑葚樹,看它是否已經結出果實。我們即使需要繞遠路才可以到達,卻也不會覺得累。某天看到桑葚樹結出了青青的果實,我們就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摘下來吃,無知的我們以為那種酸澀是它的專屬味道,所以毫不猶豫地互相看著狼吞虎咽地享受。如果兒時的我是瘋癲的,那么故鄉,則是我兒時的瘋癲!
? 少年,這時候的我學會了叛逆。這時候的我學會了跟父母吵架,對父母摔門,更可惡的是離家出走。不記得那是何時的事兒了,那件事徹底改變了我。某一天的某一夜,我過星期天在家收拾屋子,母親在廚房做飯,母親喊我把桌子搬過去,我說掃完地就搬,碰巧這時,父親回來了。我就讓父親先搬過去,父親脾氣不好地說“你自己搬吧”。我瞬間發脾氣,把自己鎖在屋子里大哭大罵。父親敲門,我選擇不理他。待我心情平復后,母親過來了,說的大概我也忘了,但抹不去的那僅僅一句改變了我的話就是“你爸爸整車時候從車上摔下來,磕到腿了”。那時候我嚎啕大哭,帶著愧疚的心情,父親卻仍然微笑的看著我。如果少年的我是叛逆的,那么故鄉,就是我少年時的叛逆!
? 青年,我可以驕傲地說“我長大了”!在這個年紀,我學會了替母親做飯干家務,懂得了父親的苦,能為父親捶背,明白了怎樣會教會五歲的妹妹培養學習的興趣。如果青年的我是體貼的,那么故鄉,則是對我的體貼的最好的見證!
? 此時此刻,筆還是依舊停不下來……因為我對故鄉的愛,對自己的回憶,文字是不足以表達的。故鄉,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