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晚上和幾個好友逛街,路過新城廣場的時候看到廣場的大屏上正在放著《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記得好像是三四年前的電影了,我們幾個便趁著歇腳的功夫就坐在廣場長椅上看起了免費電影,不知不覺竟將整部片子看完了。
看完后一起去了那家以前經常去的小茶館,喝茶聊天之際,話題便轉到了上中學的時候追學校女同學的事兒上,那時候正直情竇初開的年紀,看到自己心儀的女同學便會幾個死黨湊一起想法子怎么去追人家,文筆好的寫情書、手頭寬裕的贊助買禮物、腦袋好使的策劃告白儀式等等,活生生一個“泡妞智囊團”。
我們幾人當中阿格是當年追女同學最有手段的,雖然最后他一個也沒追到。不過想當年他在學校搞出的那些動靜可使他成為了那屆的“風云人物”啊。
好像是高二的圣誕節前夕,也就是平安夜那一晚,阿格準備向他心儀已久的女神告白,我們提前好些天就幫他開始做準備工作了,阿祖是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文筆比較好,寫情書的事情就交給他了,然后我們幾個死黨有從自己的生活費拿出一部分湊了好幾百塊錢買氣球、彩帶、禮品、熒光棒等等,做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態。
利用晚自習課間休息時間,一幫人轟轟烈烈的趕到阿格女神的班級門口,在外面鬼哭狼嚎的叫著阿格女神的名字,雖然最后待阿格以不標準的普通話念完情書,女神以學習為重而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我可以等你啊”,阿格回復到。——“等我的人多著了”。這是我們聽到阿格“女神”最后的一句話。
雖然這事沒成,但自那之后,整個高二年紀都知道這號人的存在了,也算是一次成功的自我推銷啊,雖然并沒有什么卵用,不過倒是引來了幾個“同行”的威脅,哈哈。
今天聊到這些事,我就問阿格當年你花了好些心思追的那些“女神們”一個都沒成,不會覺得失望、難過之類的么,阿格笑了笑“兄弟,青春嘛,不就應該是那樣么,十幾歲懂什么?看長的漂亮的女同學就想愛人家一輩子咯,又不懂什么叫一輩子,學著電視劇電影里的橋段來唄,就算那時候被拒絕那么多次,也會有些不開心,但是至少那時候我給現在的自己營造了這么多的回憶和閑來無聊時的談資吧,可不能跟你嫂子將啊,我還沒跟她說過這些風光事跡呢”。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會克制”——仔細想來也是挺有趣的,在那個好像就應該愛的死去活來的年紀,我們不用考慮那么多,什么房子、車子、學歷等等亂七八糟的,跟現在唯一有點相似的就是也看臉,漂亮的、長得帥的當然追求者也會多,雖然現在看那個年紀所謂的愛情有些幼稚,但如今社會過于追求房子、車子和物質的愛情真的就顯得很高尚么?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的心智看似越來越成熟了,但是對愛情方面的價值觀,很多人卻還是很幼稚的,愛情和面包是必須的,但只追求物質的滿足而將就的愛情,豈不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么?
最后,附上一首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大家共勉: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