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支持,寶寶最近在逐一回復大家的評論!并努力朝大家喜歡提問的話題去靠!我會加油的!謝謝大家!
韓世忠,字良臣。
南宋著名的“中興四將”之一,與岳飛 張俊 劉光世齊名!
傳統演義白話評書《說岳全傳》中“黑虎星”轉世臨凡!
力大無窮 勇猛善戰 不次于精忠大帥 岳飛岳鵬舉!
韓世忠自小酷愛武藝,愛管閑事,卻不學無術 。在家又排行老五。所以被鄰里稱為“潑韓五”。
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北宋與西夏再度開戰,西北州郡急募士兵,這時候“潑韓五”韓世忠正值青春年少于是踴躍報名參軍,投入了精忠報國的行列。
在部隊訓練中,他力挽二百斤鐵胎弓,神力驚人。史書中曾記載他“挽強馳射,勇冠三軍”。
具體故事就是有一天韓世忠一時興起,他手提鐵槊騎了一匹黑彪馬,奔馳到二郎山的懸崖峭壁上,來回疾舞,口中狂呼亂叫。
旗牌官考究武藝,他自己一個人獨用鐵胎弓,所射金石無不貫穿,被贊“騎射絕人類”。
每聽到疆邊戰報,他立刻披掛上馬,手持鐵槊, 腰插鐵鞭 ,背背鐵胎弓甚至連馬鞍都來不及安上就已經沖上陣前,破陣殺敵,大有 唐朝大將尉遲恭的風采!
他喜歡和軍營的兄弟們交游痛飲,資費或有或無,必盡興,方回營!
每當韓世忠身無分文時,就在上陣前和兄弟們打賭約定,上陣后,就用敵人的腦袋抵押。所以每次大戰后,他總能收割許多腦袋,同伴們都欽佩不已,更加愿意請他喝酒。
西夏軍進犯銀州,韓世忠所在的部隊即將開拔接戰,部隊中有一個名叫黨萬的人,在家里是獨子,父母極其不舍,韓世忠就去找到他的父母說:“大丈夫當建功業,取公侯,豈能齪齪自守?”黨公奇其志,同意了黨萬隨軍。
在銀州,韓世忠以一名小兵的身份,爬上城頭,斬關殺將,將敵將首級擲出外,諸軍大受激勵,鼓噪而進,大獲全勝。
改日,宋、夏兩軍在蒿平嶺大戰,韓世忠為敢死隊員沖殺在前,發現西夏軍有名騎將異常生猛,便向俘虜打聽,得知此人竟是夏軍的監軍駙馬兀口移,韓世忠毫不猶豫,立刻提刀沖上,只一刀,就將其斬落馬下,西夏兵大潰。
一名普通的小兵能有這樣上佳的表現,總理邊事的大奸臣童貫(此人為北宋徽宗時期四大奸臣之一,日后會有專門文章寫他 此時暫且不說)打死也不相信,懷疑軍中有所增飾,只給韓世忠提了一些工資,就此了事,全軍為之嘩然。
不過,是金子就會一直發光的。
不久,韓世忠轉調劉延慶軍中,先在天降山砦夜登城斬敵將兩名,接著又在佛口砦又斬敵數人,既而至藏底河又斬敵三人,終于積戰功升為勇副尉。
智平苗劉之亂,勇擒反王方臘!
韓世忠與普通戰將不同,他智勇雙全,稱得起一代名將。 曾經勇擒反王方臘,智平苗劉之亂,千里勤王,成就功名大業!
什么?你說你看過水滸, 書里是魯智深活擒方臘!再說了電視劇里不是武松單臂擒方臘嗎?印象很深啊不會記錯的!
對,你說的沒錯,記得更沒錯!可歷史中活捉方臘的確確實實是韓世忠干的!方臘等江南之患也不是宋江帶人掃平的,根本沒人家梁山好漢什么事!
歷史的真相是:宣和二年,江南王方臘造反,江、浙兩省震動,朝廷四處調兵,韓世忠此時正在在王淵帳下做一員偏將,領兩千士兵在北關堰大破賊眾,王淵直嘆:“真萬人敵也。”將隨身所帶金銀全部賞給了他。
為了早日剿除方臘,宋徽宗趙佶放出了話,“能得方臘首級者,授兩鎮節鉞”。
沖著這個誘人的獎賞,方臘往哪兒逃,韓世忠就往哪兒追,一直追到了睦州清溪峒。
方臘躲在清溪峒的巖窟,追趕方臘的人很多,但都不知方臘藏在哪兒,大家只好搓手嘆息,無可奈何!
成功總是留給把握住機會的人,韓世忠沒有和那些人一樣只懂得在那兒聊天嗑牙,他不聲不響,潛行溪谷,挺身仗戈,通過向野婦問路,渡險數里,終于找到了方臘的巢穴,孤身殺入,格殺了數十人,活捉到了方臘。
兩鎮節度使的位子就要到手了,韓世忠一戰功成名就!
直到金人南侵,韓世忠的事業才算又開始出現了轉機。
在抗金戰場上,他一如既往,奮勇殺敵,一刀一槍地搏取功名。
他在滹沱河“躍馬薄敵,回旋如飛”以五十騎擊潰敵軍兩千余人;又在守將梁方平丟失浚州的情況下,力潰重圍,焚橋而還;更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
“以死士三百搗敵營”,將領軍的“大酋”刺于馬下。
趙構在相州辟大元帥府,南下濟州,遭遇金人縱兵逼城,人心忷懼。
韓世忠在大元帥前后左右中五軍中趙辟野的部下,據西王臺力戰。
金兵有數萬之眾,韓世忠部不過千余人,但韓世忠不畏強敵,“單騎突入,斬其酋長”,終于將金軍殺退。
就是從這一刻起,趙構記住了韓世忠。
到了應天,韓世忠勸趙構登基也很來勁,趙構將他升為光州觀察使、帶御器械,兼御營左軍統制。
而讓趙構真正感激,并徹底寵愛上韓世忠這員虎將的,當屬建炎三年平定苗劉之亂。
那一年,御營統制苗傅和副統制劉正彥因不滿御營司的都統制王淵與宦官勾結,驀然發動兵變,處死了王淵,挾制了趙構,另立尚在襁褓中的趙構之子趙旉為帝,改年號“明受”。
時為定國軍承宣使、鄜延路副總管、平寇左將軍的韓世忠剛從淮陽(今江蘇清江市西古泗水西岸)引軍退至沭陽(今江蘇沭陽縣),聽到消息,大吃一驚,馬上從海道趕往平江府,向御前右軍都統制、浙東制置使張俊借兵兩千,“舟行載甲士,綿互三十里”,開往到秀州,打造云梯,大治器械,從臨平發起攻擊。
韓世忠一馬當先,“瞋目大呼,挺刃突前”,率軍猛攻,于杭州北郊的堰橋(今德勝橋)登陸,破城門而入。
趙構聽到城外殺聲震天,知道救兵來了,倚在宮門張望,見到了韓世忠,不由一把握住他的手慟哭著說:“中軍吳湛協助苗劉造反最賣力,現在還在宮中監管著我,愛卿您能先將他誅殺嗎?”
這個容易。
韓世忠隨即入宮謁見吳湛,張開一張蒲扇兒大小的手與之“握手與語”,突然發力“折其中指”,就地拿下,斬戮于市。
第二日,韓世忠又率部追擊從涌金門潛逃的苗傅和劉正彥,分別在漁梁驛和建陽將之擒獲,肢解于市。
趙構重見天日,親自手書“忠勇”二字賜給韓世忠,授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
英雄蓋世,仗義仁兄!
應該說“忠勇”二字是對韓世忠一生最精煉、最集中、最準確的評價。
史書也稱其“性戇直,勇敢忠義,事關廟社,必流涕極言”。
他常常告誡家里人說:“我的名字叫世忠,你們卻不必因為這就諱言‘忠’字,諱而不言,就是忘本,拋棄了‘忠義’之心。”
“忠”之外,“勇”也令人敬仰。
建炎三年,完顏宗弼發起代號為“搜山檢海”的追擊行動,攆著趙構從臨安到越州(今浙江紹興),走明州(今浙江寧波市),奔臺州(今浙江臺州),從定海(今浙江鎮海)下海,一路雞飛狗跳,不亦樂乎。
等到春逝夏來,完顏宗弼由秀州(治今浙江嘉興)沿浙西運河經平江府(治今江蘇蘇州)、常州、鎮江,轉入長江渡船北返。
韓世忠時為浙西制置使,手下只有八千人,在其他諸部躲避的情況下,高舉“勇”字大旗,移師鎮江,在焦山寺(今江蘇鎮江北焦山)下列開陣勢,予以完顏宗弼迎頭痛擊,最終將完顏宗弼的十萬主力截入黃天蕩,足足壓制了四十八天。
完顏宗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非常窘迫,請求韓世忠出來說話,韓世忠“酬答如響,時于所佩金鳳瓶傳酒縱飲示之”,在陣前喝酒,豪氣沖天。完顏宗弼自慚形穢,大為沮喪。
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
當此千秋危難之時,韓世忠橫空出世,以孤軍迎戰完顏宗弼十萬之眾,可謂忠肝義膽,英雄蓋世!
韓世忠最好的朋友就是精忠大帥岳飛岳鵬舉!二人稱得上是知音之交!韓世忠深知官場險惡,對于自己這位滿腔熱血又過于執拗盡忠報國的弟弟來說也是無能為力。勸又勸不了,幫又幫不上。 韓世忠終歸是老江湖,多吃了幾碗飯的他官場還算混得開,論官階品級來說 是韓世忠品級高,韓世忠最高做到樞密使,而岳飛是樞密副使。因為韓世忠曾經救過宋高宗的命,屬于宋高宗心腹中的心腹,最后就算是宋金合議,主戰派的岳飛被殺,同樣是主戰派的韓世忠卻沒事就是因為這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喜歡請點贊打賞,小弟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