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1]
停杯投箸[2]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3]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4]滄海。
注釋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金杯里裝滿了高價名酒,玉盤中盛著珍貴的精美菜肴。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一斗要價十千,形容酒價昂貴。珍羞:珍貴的菜肴。羞,通“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
[2]箸:筷子。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據傳,呂尚(姜太公)就是在磻溪垂釣時遇到周文王的;而伊尹則在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旁邊之后,就受到了商湯的重用。呂尚和伊尹都是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勛的賢臣,李白拿他們自比,說明他對自己的政治前途還是充滿信心的。
[4]濟:渡過。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唐朝天寶三年(744年)離開長安時寫的,表達了詩人樂觀而又頑強地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的精神。
全篇跌宕起伏,氣勢宏大,表達了詩人起伏不定的復雜心情。詩的開頭就用“金樽美酒”和“玉盤珍羞”展示了一個盛宴場面。但是,“即使面前有昂貴的美酒和美味佳肴,‘我’還是放下了杯子和筷子,茫然地拔出寶劍環顧四周。”“投”、“拔”兩個動作,恰當地反映了詩人的情感波動。這時候,詩人“茫然地想要去渡黃河或是登太行山,卻發現有冰雪擋道”。可詩人還是不死心,他又“恍然神游到了千百年前,看見了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勛的呂尚(姜太公)和伊尹”。詩人想到了他們,說明他對自己的政治前途還是充滿信心的。可是,“前路崎嶇而又漫長,岔路又那么多,‘我’的路又在哪里呢?”就這樣,詩人心理上的失望和希望、抑郁和追求,急劇地交替變化著,傳神地表達了詩人進退兩難卻又想繼續探索的復雜心緒。“總有一天,我會高掛云帆,乘長風破巨浪,勇往直前地渡過滄海!”經過一番糾結之后,詩人的心緒頓開,對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實現充滿了信心。
詩人那起伏不定的感情,反映了詩人內心強烈的苦悶和不平。由此可見,黑暗污濁的政局,對詩人的遠大理想產生了怎樣的阻遏!不過,詩人并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竭力掙脫苦悶,自信而又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