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有個朋友給我發來一信息:參加學習一個只有兩天時間集訓的高大上的口才訓練班,我看了一下課程提要和承諾學后達到的標準,被我斷然拒絕了,因為通過我前段時間學習樊榮強老師公眾講話訓練的領悟,我診斷自己,不可能兩天時間能達到這承諾。
? ? 我認為學習口才每個人的領悟程度可能有高有低,掌握的速度也有快有慢,但我覺得是要通過反復訓練的一個過程問題,不是速度問題。比如上臺緊張忘詞的幾大原因:天生膽小、追求完美心態、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內心負面的心魔等等,想要消除這幾大原因都得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更不說怎樣學習張口就來、增強感染力、親和力、科學發聲練就魅力嗓音等等這些過程,都需要時間反復練習,還得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所以我還是一句話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
? ? 因為如果這學習內容要求定得太高,學習時間也定得這樣短暫,既不符合公眾口才訓練的方法又不符合我自身實際情況,即使通過努力后仍然學不會,便會產生畏懼心理,挫傷其積極性,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正確分析學習課程提要,結合自身能不能吸收的難易程度,使其具有一定難度,但又不是難以逾越。提出相應的問題,有計劃有時間的安排不同程度的練習。以達到自己需要的個人目標。這就是我對學習公眾講話訓練的建議。
? ? 我相信口才也是要經過足夠的量變才會擁有質變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