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云妮
這幾天關于中年人“肥膩”的討論,一下子火了。
先是有馮唐先生的《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猥瑣的中年男子》,后有《如何避免成為一個肥膩的中年婦女》,看到書中羅列的肥膩中年婦女的種種,我的心被重重的扎了一下,因為,經過對照,我發現,我被“肥膩”了,盡管之前的我從不覺得自己“肥膩”。
我們一直都向往美好,即便是已人到中年,然而,經過歲月風霜的打磨,那些曾經的美好在生活的磨礪下,漸漸的失了顏色,越走越遠。
首先,關于發胖這一條,就讓多少人被肥膩了 。
我不是一個胖子,所以不懂胖子的喜怒哀樂,然而,在我們的身邊,胖子并不少,可是,看到更多的仍然是那個快樂可愛的胖子。
小雅,一個有著美麗名字的中年婦女,曾經也是那個人見人愛的美麗女孩。
婚后,生了一個女兒,過著幸福甜蜜的小日子。
生活中,安排的妥帖無比,井然有序,工作中,努力進取,多次受到單位領導的肯定。
然而,隨著二寶的到來,這一切都被打破了。
二寶不是一個,而是倆,雙胞兒子。
家人們,看到這兩個小子,滿意的不得了,開心的笑了。
只有小雅自己知道,輕松愜意的日子結束了。
先是她老公工作發生了變動,被調到了離家百余里之外的另一個地方。
家就成了她一個人的主戰場。
看著那三個皮孩子,小雅說常常會有昏過去又活過來的感覺。
因為心疼女兒,父母專程從老家過來,幫著照顧孩子。
雖然有父母幫著,可還是天天狀況不斷。
每天睜開眼,面對那三個滿腦子都是為什么的孩子,小雅都很崩潰。
又看著滿屋亂丟的衣物鞋子,書本,母親跟在后面收拾打理的身影,父親大包小包提著蔬菜水果上樓的時候,不慎崴了腳,卻偷偷瞞著她的時候,小雅的心里極度難過傷心,也會暗自自責,讓父母跟著吃苦受累。
也會打一通電話,向她老公哭訴一番,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雖然一到周末,他老公也會馬不停蹄的趕回來,陪伴孩子,采買打掃,可大多數時候,都是小雅在收拾那一地雞毛。
因為孩子,單位領導也特意給小雅調換了個相對輕松的部門,可小雅知道,這種溫情背后的真正意義。
主管對小雅遲到表現出的不滿,小雅也是看在眼里的。
除此之外,自己也越發的對自己不滿起來。
以前那個美麗自信,面容姣好,身姿挺拔的人哪兒去了?
看著鏡子中那個臃腫,疲倦,睜不開眼的胖子,小雅也一度的悲觀失望。
特別是有一次女兒問:媽媽,你怎么都不穿裙子呀,李陽的媽媽每天來接她,都穿著漂亮的裙子,可好看了。
小雅看著女兒天真的臉,一句話說不出來。
想當年,你媽我也是花一朵呀,可現在,剛到中年,就被“肥膩”了。
文中還說,不要太操心,永遠不要放棄美的權力,能力之內,用最好的東西,這些,都很美好,都很正能量,可是,當你有三個娃,接了這個送那個,面對一堆的臟亂衣物時,連美美的睡個覺都覺得奢侈的時候,美美美在你的眼里,就變得矯情裝逼了。
至于不要太操心,看完我只想呵呵了。
誰不知道人閑養指甲,心閑養頭發,哪個當媽的能不用太操心,孩子就健康成長的。
從來沒有澆灌過,怎么能希望一顆大樹就突然出現在你身旁。
至于,“能力之內,用最好”,我想不傻不楞的女人都會這么想,就好比如說“女人一定要對要對自己好一點”“女人連自己都不愛,還指望誰能來愛你”的道理是一樣一樣的。
然而,想想固然可以,但落到實處,就是你必須得有錢。
就比如小雅,夫妻二人養三個娃,從每天睜開眼開始,吃喝拉撒,頭疼腦熱,女兒要學跳舞,雙胞兒子一個要學跆拳道,另一個要學畫畫,今個要繳這個費,明個要買跳舞服裝,這個筆,那個顏料,總之,生活就猶如一個巨大的坑,等著你用金錢填滿。
對于孩子稍大一些的很多中年人,生活也并不盡如人意。
李姐,我曾經的鄰居。
兒子畢業,留在帝都,打拼了七年,仍然在為蝸居鞠躬盡瘁。
大前年,全家人一咬牙一跺腳,在五環外買下了房。
李姐夫妻二人本該輕松的生活一下子變得拙襟見肘了,兩年不買一件新衣已經成為習慣。
但是,在吃上,李姐卻不會因此而苛刻自己和家人。李姐知道少而精的道理,知道用少量的錢過舒心的日子。
生活已經這樣不易了,可李姐依然對生活抱有熱情。
帶領單位的職工,學習書法,練習太極,參加廣場舞比賽,多次奪得好成績,受到單位領導和職工的一致好評。
現在的李姐,雖然沒有華美的服飾,但整個人的精氣神越發的好了。頭發打理的很精神,衣服干凈利索,身形不胖亦不瘦,透著一股樂觀從容的姿態,每次看到她,都給我舒服妥帖的感覺,看上去也比同齡人年輕。
我想,李姐應該是一位蘭心蕙質的女子,之所以看著年輕,大概是就算沒有很好的物質生活,但因為樂觀從容的生活態度,在生活的重壓下,依然微笑,依然美好。
這樣的中年婦女,沒能擁有“最好”,但你能說她“肥膩”嗎?
那些一味以個人觀點以偏概全的不肥膩者,大概都是有錢有閑歲月靜好的擁有者,以一己之見指點著別人的生活,TA們或許并不知道,普天之下,并不都是歌舞升平,人人都已歲月靜好。
倉促的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就像一個隨時張開的血盆大口,在你不經意間給你個措手不及,與其在那討論肥膩,避免成為肥膩,不如活在當下,以順其自然的心態,不糾結,不擰巴,學會向生活妥協。
人到中年,學著柔軟,不再和生活較勁,才是比較靠譜的活法。
至于肥膩不肥膩,那誰誰,愛咋地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