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題畫詩寫成了敘事詩。——閑讀《隨園詩話》(127)

【原書卷十三·一】

李穆堂侍郎云:“凡拾人遺編斷句,而代為存之者,比葬暴露之白骨,哺路棄之嬰兒,功德更大。”何言之沉痛也!余不能仿韋莊上表,追贈詩人十九人。乃錄近人中其有才未遇者詩,號《幽光集》,以待付梓。采取未畢,姑先摘數首及佳句,存《詩話》中。歸安姚汝金,字念慈,初名世錸,性落拓,冠履欹斜,有南朝張融風味。《謝吳眉庵少司馬薦鴻博啟》云:“十年老女,猶畫蛾眉;百戰將軍,空爭猿臂。”一時傳其工整。《題〈李將軍夜逢醉尉圖〉》云:“隴西將軍雄且武,猿臂閑來聊射虎。良宵與客飲田間,飲罷歸遭亭尉侮。將軍醉矣尉未醒,宿之亭下良復苦。羸馬單車野次偕,昏燈淡月殘更吐。是時將軍正失官,意豈須臾忘滅虜?暫屈龍沙熊豹姿,試聽鷺堠蝦蟇鼓。畫師摹寫如目睹,面帶微酣色微怒。古者門官各有司,彼候人兮實主之。夜行必禁犯必罰,由來啟閉惟其時。今將軍尚不得爾,斯言良是非醉詞。儻師文帝獎細柳,此尉應得蒙恩知。或如丙相恕酒失,異日可藉聞邊機。請俱一旦快私忿,將軍之量宜偏裨。”《看劍》云:“齊金楚鐵擅名高,碧血模糊舊戰袍。不躍不鳴兼不化,問渠何處異鉛刀?”念慈受知于鄂文端公。公卒,念慈哭云:“未報公恩徒一慟,自憐此淚亦千秋。”在山左時,有訛傳其死者。后入都,諸桐嶼太史贈詩云:“學道終朝銀闕去,入都快比玉門還。”念慈答云:“欠來一事能逃否?聞到同心自愕然。”

李紱(fú),(1675—1750年),字巨來,號穆堂,江西撫州市臨川區榮山鎮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學家、詩文家。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郡杜陵縣(今陜西西安)人,晚唐詩人、詞人,儒士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歸安,古縣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為慶祝錢氏吳越國的歸順,將湖州府烏程縣東南一十五鄉分出新置歸安縣。歸安縣烏程二縣同城而治,歸安縣衙舊址位于今湖州市中心駱駝橋東堍。明、清時期,烏程與歸安兩縣同為湖州府首縣,仍舊同城而治。1912年(民國元年)撤廢歸安縣,與烏程縣合并為吳興縣(今湖州市市轄區)。歸安縣自置縣起至與烏程縣合并成吳興縣而退出歷史,共存在了930年。

姚汝金,(1705年至?年),原名世錸,字念慈,一字改之,浙江歸安人,姚世鈺之弟。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卒年不詳。副貢生。乾隆元年(1736年)舉“博學鴻詞”罷歸。后官湖南長沙縣丞。汝金詩吐屬微婉,兼有寄托。著有《中州紀略》、《孤笑集》及《五臺山游草》,均《清史列傳》并傳于世。

張融,(444年—497年),字思光,一名少子。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南朝齊文學家、書法家。出身世族,宋會稽太守暢子。弱冠知名。初仕宋為封溪令。后舉秀才,對策中第,為儀曹郎。入齊,官至黃門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長史,世稱“張長史”。形貌短丑,行止怪誕,善言談,工草書,其文也如其人“詭激”而“獨與眾異”。融于文章頗自負,其《門律自序》稱:“吾文章之體,多為世人所驚。”

吳應棻(fēn),(?年―1738年),原名應正,應禛,避世宗諱,改名,字小眉,號眉庵,又號青靈山谷,青靈山人,歸安(今湖州)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進士,授編修,任河南鄉試副考官。雍正七年(1729年),任河南鄉試正考官,提督河南學政,擢任右中允,遷侍講。歷官少詹事、順天學政,轉右通政,又擢左僉都御史。十三年,任湖北巡撫、兵部右侍郎,兼巡撫。乾隆元年(1736年),入都供職,官終兵部左侍郎。博通詩、詞、古文。工書法,善畫墨竹,兼作竹石小景,著有《青瑤草堂詩集》。事跡收錄于《國朝畫徵錄》、《畫傳編韻》。

李將軍夜逢醉尉。歷史故事。《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

龍沙,此處泛指塞外漠北邊塞之地;荒漠。

熊豹,漢語詞語,意思是熊和豹。比喻勇猛。唐·韓愈《送張道士》詩:“張侯嵩南來,面有熊豹姿。”

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為候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伺察,義為偵視,觀察;觀測。《北史·卷九三·僭偽附庸傳·蕭詧傳》:“宇文皛出入宮掖,伺察內外。”此處指守門官吏。

蝦蟇,音há má,亦作“蝦蟆”、“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統稱。

候人,音hòu rén,古代官名,是周代整治道路及迎送賓客的小官。《周禮·夏官·司馬》:“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與其禁令。”《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行理以節逆之,候人為導。”韋昭注:“道賓至於朝,出送之於境也。”后也指“斥候”,即軍中偵伺敵情者。唐·張九齡《敕北庭經略使蓋嘉運書》:“近勅彼軍與天山計會,當審觀事勢,遠著候人。”

儻,音tǎng,此處同“倘”。表示假設,相當于“倘若”、“如果”。《史記·伯夷傳》:“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儻師文帝獎細柳,意思是:倘若學習漢文帝進細柳軍營受阻反而夸獎周亞夫,這個守門的校尉應該受到李廣的恩遇。

丙吉,(?-前55年),一作邴吉,字少卿。魯國(今屬山東)人。西漢名臣。少時研習律令,初任魯國獄史,累遷廷尉監。漢武帝末奉詔治巫蠱郡邸獄,期間保護皇曾孫劉詢(漢宣帝)。后任大將軍霍光長史,建議迎立漢宣帝,旋即獲封關內侯。地節三年(前67年),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后,丙吉口不言保護之功,朝臣及宣帝都不知情。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得知實情后,封丙吉為博陽侯。神爵三年(前59年),升任丞相。五鳳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謚號“定”。甘露三年(前51年),繪像麒麟閣,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于歷代帝王廟。

或如丙相恕酒失,異日可藉聞邊機。歷史故事。丙吉任丞相時,給他駕車的人喜歡喝酒,醉后嘔吐在丞相車上。西曹主吏報告丙吉,要將那人棄逐。丙吉說:“因為醉酒的過失驅逐士,將使此人在何處容身?西曹你只管忍讓他,這不過是弄臟了丞相車褥罷了。”結果沒棄逐車夫。車夫是邊郡人,熟悉邊塞發奔命書是要提高警戒以備非常的事。一次外出,看見驛騎拿著赤白口袋,知道是邊郡發奔命書的快馬到了。車夫于是跟隨驛騎去打聽,得悉是外敵侵入云中、代郡,趕快回府見丙吉報告情況,并說:“恐怕外敵侵入邊郡,二千石一級長吏有年老生病受不住兵馬災難的,應可預先看顧。”丙吉認為此話很對,便召東曹察看邊郡長吏,記下那些人。還未看完時,漢宣帝緊急召見丞相、御史,詢問邊郡二千石長吏的情況,丙吉一一回答,而御史大夫倉促不能詳知,因此被責備。皇上稱贊丙吉“時刻憂慮邊事,不忘職守”,而這其實是靠了車夫的力量。丙吉感嘆說:“士人沒有不可容的,才干是各有長處的。假如我不先聽到車夫的話,怎么會有被皇上贊許的可能呢。”

偏裨,音piān pí,意思是偏將,裨將。主帥、主將以下將佐的通稱,多指中下級軍官。

齊金,未見專門記載,應指春秋時代齊國生產的鐵。據文獻記載,最早冶鐵和使用鐵器的是齊國。《管子》曰:“商山鐵褐,下有鐵,取而鼓之,國之基。”“請以令斷山木,鼓山鐵。”等等。這是中國關于冶鐵的最早文獻記載,足以證明齊桓公時期就已由冶銅轉向冶鐵。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鐵字古文作銕,當是東方夷族最先發明冶鐵術,為華族所采用。”

楚鐵,代指利劍。《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后因以“楚鐵”借指利劍。北周·庾信《吳明徹墓志銘》:“長沙楚鐵,更入兵欄;洞浦藏犀,還輸甲庫。”

不躍不鳴兼不化。“不躍”、“不化”,反用“劍躍雙龍”典故。《晉書.張華傳》載:吳滅晉興之際,斗牛間常有紫氣。尚書張華請教于雷煥。煥說“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并說劍在豫章 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華、煥分佩二劍,后“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子華為州從事,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于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汲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自此二劍俱失。“不鳴”,反用“匣里龍吟”典故。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帝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剋伐。未用之時,常于匣里如龍虎之吟。” 寶劍在匣中發出龍吟般的聲響,指寶劍的靈異。

鉛刀,典故名,典出《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引《吊屈原賦》:“世謂伯夷貪兮,謂盜蹠廉;莫邪為頓兮,鉛刀為铦(音xiān,鋒利)。”鉛制的刀。鉛質軟,作刀不銳,故比喻無用的人和物。漢·王粲 《從軍詩》之四:“雖無鉛刀用,庶幾奮薄身。”

諸重光,(1721年—1770年),字申之,號桐嶼,浙江余姚人,乾隆庚辰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歷官辰州知府。有《二如亭詩集》。

銀闕,意思是道家謂天上有白玉京,為仙人或天帝所居,也指代明月。

玉門還,典故“玉關人老”。《后漢書·班超傳》載: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歸,上和帝疏云:“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 后以“玉關人老”借指久戍邊境將士思歸之情。但此處略有貶義。戲言姚汝金沒有升天,而是急迫的到京城來了。

【閑言碎語】

原文不短,注釋也長。所以,我就只說一點,詩的一切構成都要為詩的立意服務,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在本條詩話中,《題〈李將軍夜逢醉尉圖〉》,其立意在于“請俱一旦快私忿,將軍之量宜偏裨。”但前面鋪墊太多了,反而不如《看劍》來得痛快淋漓,“不躍不鳴兼不化,問渠何處異鉛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62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16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74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91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06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3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2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0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2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51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7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6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57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6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06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07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4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久違的晴天,家長會。 家長大會開好到教室時,離放學已經沒多少時間了。班主任說已經安排了三個家長分享經驗。 放學鈴聲...
    飄雪兒5閱讀 7,550評論 16 22
  • 創業是很多人的夢想,多少人為了理想和不甘選擇了創業來實現自我價值,我就是其中一個。 創業后,我由女人變成了超人,什...
    亦寶寶閱讀 1,846評論 4 1
  • 今天感恩節哎,感謝一直在我身邊的親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離不棄。 中午開了第一次的黨會,身份的轉變要...
    迷月閃星情閱讀 10,597評論 0 11
  • 可愛進取,孤獨成精。努力飛翔,天堂翱翔。戰爭美好,孤獨進取。膽大飛翔,成就輝煌。努力進取,遙望,和諧家園。可愛游走...
    趙原野閱讀 2,759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