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柳君
今天聊聊互聯網思維之二:中間成本趨零,二次打擊盈利。
如今在飯桌上,企業界人士之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恐怕便是“今年的生意不好做”了。
真是今年的生意不好做了嗎?或許有大環境的原因,但我們經營企業總不能常去找大環境的問題吧。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所謂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借口。
實質上,我們都心知肚明,傳統企業的生意不好做是因為游戲規則改變了,移動互聯網浪潮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還繼續按以前的規則出牌,無疑會活的比較難受。
在移動互聯時代,“一切行業皆是媒體,一切內容皆是廣告”。
每個人,每家企業都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即使你是寂寂無名的草根,也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名人”。
在移動互聯時代,每家企業的最高決策者或有意或無意的走到了臺前,他們在學習和適應成為企業最重要的代言人。
企業的決策者們通過移動互聯便捷的與客戶溝通,與員工無縫交流,聽取人們的建議和批評,放下了架子。
即使在最常見的朋友圈里,也暗暗隱藏著“內容皆是廣告”的玄妙。
“優秀的產品可以讓企業直接連接用戶,獲知用戶的確切需求,擺脫對廣告、渠道以及庫存的依賴,繼而可以做到消除中間成本,以成本價銷售商品,使商業模式更具黏性與競爭力。”
這就是關于不同游戲規則而來的不同玩法,移動互聯時代的玩法。
以前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一件商品很大一部分價格是花在了非商品的成本上,比如賣場的裝修費,商家投放廣告的成本費分攤,比如一環又一環渠道經營的費用,以及商家對未知市場不確定造成的庫存壓力,所有這些都不同程度的以成本的方式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由我們,被稱為上帝的客戶來買單。
今天,隨著移動互聯的普及,這些狀態將逐漸不復存在。
企業、商家可以直接連接用戶,獲知用戶的需求,減少對各個流通環節的依賴,以比成本略高的價格賣出商品企業還能留有不錯的利潤空間。
如此,對于企業來說,對于實際花錢購買商品的客戶來說,都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移動互聯更是帶來了盈利模式的變化。
一位互聯網大咖在書里舉了京東的例子,“京東的實物銷售毛利率趨近于零,但計劃從在線金融獲得70%的利潤。從實物交易到在線金融,即為利潤遞延,意味著企業從工業時代以商品為中心轉變為互聯網時代以用戶為中心,從經營實物轉變為經營用戶?!?/p>
移動互聯時代,企業從工業時代的以商品為中心轉變成了以用戶為中心,從經營實物轉變成了經營用戶。
這也就對某一常見問題做出了回答:在移動互聯時代,商品為什么常是免費的?為什么可以免費?企業從何盈利?
這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
既然如此,如果我們還抱持著工業時代的以商品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對各個行業來說未來的經營風險都是不小的。
想起這樣一句名言:
“誰繼續以往的做事方式,注定帶來災難乃至滅亡?!?/p>
與各位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