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對于許多介紹理論和介紹方法的書,通過快速閱讀抓到其中的點并寫下讀書筆記,只有抓到自己的點再仔細閱讀,因為都是圍繞著重點展開的論述。
比較專注于能抓到自己的點和句子。書中的方法比如60天精準行動目標是聽了老師的分享之后才注意到的,因為書中并沒有用很大篇幅講這方面。感謝老師指出這一點。
三本書有很強大的讓你感覺不太能切切實實抓住的聯系,三本書里說的東西讓你感覺很一致,但是又有各自不同的重點,把對三本書的讀書筆記結合起來看,有著很強烈的連接感。
看過《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和《精要主義》強調的相同,每天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生活中其他的一切都是為了最重要的那件事,最重要那兩個小時。
《精要主義》向我們介紹了選擇,取舍對我們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向我們說明了如何把目標與當下聯系起來
成功、動機與目標告訴我們如何制定目標與約束自己激勵自己
《精要主義》
《精要主義》這本書中所說的取舍,是對我們貪多求全這個錯誤觀念的一個警醒。
我也是個什么都想要的人,想要同時養成早起、鍛煉、閱讀、學習編程、學習用戶界面設計等等好習慣。最近才放棄其他的項目,專注于學習C++編程語言。
取舍的重要性在看《精要主義》這本書之后更有感觸。如果想要專注的事情變多,而自己對每一天要做的事的優先次序掌握不好,就會產生混亂感從而逃避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只會讓自己一事無成,越來越沒信心。
回看自己已經學會的技能中,無論是運動還是練字,都是在一段時間內專注于一件事情,耐心培養,才得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有時候,你不做什么恰恰就和你做什么一樣重要。”靜下心每次只專注于一件事,才是現在這一個浮躁求快的社會最需要的技能。
《成功、動機與目標》
《成功、動機與目標》這本書告訴我們應該怎么樣制定目標與計劃讓自己執行。有幾點我覺得十分受用。
首先是人類的三種基本需求:關聯感,勝任力與自主權;其次是“聚焦進步,享受過程”;最后是“如果…就…”的力量。
滿足三個需求的目標才算是一個我們能接受并且為之努力的目標,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這三個需求也是我們衡量自己的目標的標準。
“聚焦進步,享受過程”則是告訴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應該保持的態度。專注于“進步”而不是“表現”,讓我們在進行難度較大的工作時可以靜下心來享受過程。
“如果…就…”讓我看到的是提前計劃的力量。約束自己提前決定每一步,對將來發生的事情提前準備,就不會在意外來臨時措手不及。提前準備也可以讓自己很好的面對障礙和誘惑,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下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有很多打動我的地方。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大局與焦點的概念。
大局: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焦點:目前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僅僅明確長遠目標,或者僅僅關注目前要做的事情是不夠的,會顯得我們忽略當下或者目光不夠長遠。我們需要同時心有大局和焦點,才能更好的實現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對于我接下來想要培養的編程的技能,書中還有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實踐指導。
第一是耐心培養每個習慣,也就是以60天為邊界管理自己的行為和目標;第二,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的3個承諾:達到精通、不斷尋求最佳解決辦法和主動反思。
第一點把我的技能培養所需要的時間確定了下來,第二點知道了我應該如何對我的技能進行培養。達到精通是我的目標;不斷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是讓我不斷改進我的技能培養方案,算是對過程的指導;主動反思是反饋。無論是什么技能,在培養的時候這三點都應該照顧到,也是對自己的承諾。
三本書中,這一本書對我有點醒的作用。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地方。
首先是一名切羅基族的老人對他孫子講起的人類內心都會有的一場斗爭:“孩子,這場惡斗發生在我們內心的兩只狼之間——一只狼代表膽怯,膽怯帶來了焦慮、不安、不確定、猶豫不前、優柔寡斷以及不作為。另一只狼代表信念,信念使我們冷靜、堅定、自信、充滿熱情、果敢、有激情和行動力。”孫子思索了一會兒,乖巧的問他爺爺:“那么,哪只狼會贏呢?”這名老切羅基人回答:“你喂養的那只會贏。”
“你喂養的那只會贏。”這句話,很強烈的觸動了我。
不知道應該怎么說明我的觸動。這句話對我現在的生活,內心的想法有了很強的一個警醒作用。每一天心里都會有退縮的念頭,娛樂的念頭,不想學習的念頭。想要堅持下來,就要不停的和內心的念頭做斗爭。
你喂養那只代表信念的狼,你就會成為信念堅定的人。膽怯在內心中出現的次數多了,你就成為了一個膽怯的人。現在的自己是過去的結果。從現在開始,我要喂養那只代表信念的狼,讓未來的自己,內心中只有代表信念的狼,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二個讓我內心震動的,是作者所說的:“我們有很多辦法可以去衡量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價值,但其中最顯著的途徑就是看看自己是否一生無悔。”
作者談到了他讀過的一本書:《彌留之際最后悔的五件事》。書中談到人們認為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鼓足勇氣去過另一種生活。”——只忠于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待的生活。
從小到大,很多時候是在迎合外界對自己的期待,很少考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臨近找工作,對于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很迷茫,想迫不急待的學點什么,找份工作掙錢滿足家人對自己的期待。一直找不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么,想要通過不斷學習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把生活的每一刻都變得快樂,而且最重要的,是有開始另一種生活的底氣和資本。決心把“鼓足勇氣去過另一種生活”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并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