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862個字,閱讀需要5分鐘
7月26日晚,拼多多于納斯納克上市。至27日10點時分,拼多多的市值就達到了337億美元,一躍成為國內第七大互聯網公司,僅次于BAT三巨頭和小米、京東、網易,市值等于京東的一半。
由此,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竟然在美國上市了,在國內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一時間各種段子手與公知大V化身“打假衛士”,在微博上對拼多多口誅筆伐。
7月31日下午5點,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第6天,架不住網絡上媒體和公眾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拼多多創始人兼CEO黃崢現身就平臺售假問題回應一切。
而這一回應,只是進一步激起了網友們吐槽的熱情,紛紛表示“剛正不阿”,各種基于拼夕夕的段子層出不窮。
以及廣場熱門微博:3億人在用的拼多多,承包了10億人的笑點。
微博上一片指責,一片嘲諷,一片吐槽。
對不起,我覺得,這一刻,拼多多贏了。
且不說,在這波回應之前,躋身國內第七大互聯網公司拼多多已經變身龐然大物,等閑無法用語言撼動。
套用微博上的一句話
“你這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多多?”
不知何時開始,拼多多“砍一刀”的鏈接隨處可見,
拼多多是這樣一個神奇的軟件,即便你從來沒有用過它,它依然充斥在你的生活里,霸占你的朋友圈還有所有你喜歡的綜藝節目。
甚至包括這首歌:“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
你能正常讀出來算我輸。
憑借清晰的用戶定位與接地氣的根據用戶特點和使用場景指點增長策略使拼多多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組織機構鏈條。
拼多多是如何獲取用戶,又如何激發活躍、提高留存的,經歷過微信群“砍一刀”與“拼多多”魔性神曲之后,想必也不必我多說。
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公知大V們是如何批評拼多多的。
通過段子手們“康帥傅、雷碧、七匹狠、藍月殼”等段子,以及公知大V們字里行間將拼多多與抖音、快手一起點評看得出來,有人意欲將這些企業所代表的商業模式釘在恥辱柱上。
“低”、“俗”、“假”,無論是針對拼多多,還是抖音、快手,但凡是吐槽的文章大概離不開這三個字。
“俗”更多用于鑒定抖音和快手的文化底色。“假”主要是說拼多多的假貨問題。但也不盡然,因為有“低”在先,不俗也俗,不假也假。
而黃崢的回應是“五環內的人”看不懂拼多多。
“五環內理論”我就不多說了。看到這個理論的時候,我一個朋友問:窮人喜歡假貨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沒有人喜歡假貨。
但是,窮人需要“貨”,沒有能力在乎真假。
就像藍月殼,作為洗衣用品,質量還是可以的,它是抄襲藍月亮嗎?這應該算是致敬吧。
其實,對有些人而言,他們指責拼多多是為了表示自己品味高雅。
你使用拼多多,玩抖音,你就low了。那么,你還好意思使用這些平臺么?——至少有些評論,背后隱藏的,就是這樣一個目標。
還有另一些人,他們渴望通過指責得到“便宜的真貨”:你價格低是可以的,假貨是不可以的。你有本事定價低,你有本事發真貨呀!
而對此其實京東早就有類似的回應,200塊買到的LV包包,你覺得會是真的嗎?
奢侈品為何那么貴?超低的價格能不能買到正牌產品?
這些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假冒的未必都是偽劣產品。
在我們國內這種假冒其實有一個專門的說法,叫做“山寨產品”。
你用過山寨產品嗎?
對有些人而言,他們不在乎是不是山寨,也不在乎是不是名牌,他們只在乎這個產品是不是好用。
“是不是好用”這五個字放之四海而皆準。
不好用的肯定不行,但是當一個東西好用的時候,假冒就不再是假冒,而是借鑒,是致敬。
而致敬這種做法在影視圈里可太常見了。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借鑒”《桃花債》大家都知道了。
《愛情公寓》致敬《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薛之謙新歌《別》的封面和塞爾維亞女攝影師Jovana Rikalo的作品很像,粉絲也紛紛表示致敬的像雪一樣很認真。
山寨不可恥,質量過關才是重點。
抄襲或者是致敬,界限其實很模糊。
別人用過車禍梗,是不是我的劇里就不能出車禍?
別人失憶撞頭就復原,我的女主角失憶是不是就不能再撞頭?
別人的男女主角分分合合玻璃渣里撒糖,我的男女主角是不是就必然從一而終你儂我儂?
影視劇里現在有個詞叫做“反套路”。然而反套路也是在熟知套路的基礎之上。甚至一味反套路也被認為是一種套路。
它叫“拼多多”,我叫“拼少少”,那我算不算抄襲?
一味陽春白雪尋求原創很難的,結果往往還是曲高和寡。
陽春白雪永遠沒有下里巴人得到的擁護者多。
或許就像《我不是藥神》里邊所說的差不多,原版藥貴有貴的道理,而仿制藥存在也有存在的必然性。
也正如“仿制藥”的存在一樣,有些時候在最基本的需求面前,是沒有精力去尊重版權的,“是不是好用”比“是不是正品”有時候更具有決策影響力。
如果我有一個億,我可以用十萬去尊重正版,但是如果我只有十塊,對不起,我覺得山寨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