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心。
01.最美好的回憶就是擦肩而過
第一次知道簡書的時候,大概是2015年的時候。
那時看到有朋友分享了當時的熱門時事文章的鏈接到朋友圈里面,打開之后就是來到了簡書。
不過那時只是看完了那篇文章就離開簡書頁面了,在簡書也沒多做太多的停留。
畢竟朋友圈的那位朋友分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每天都會找些獵奇的,
或者一些標題黨的東西發在朋友圈里面,各種平臺的都有,
平時有些好奇的點擊進去一看就退出了,于是第一次就這樣錯過了簡書。
02.曾經的嫌棄,如見的懷念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直以來對于時間的流逝根本是無法做好應對的準備,
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就是過了兩年的時間。
曾經那位經常在朋友圈轉發東西的朋友,曾經是在一起共事的,
如今和我是一個在南,一個在北了,而且她的朋友圈轉發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少了
曾經還抱怨過她怎么老是轉發一些沒營養大驚小怪的文章,如今卻是有些懷念了,
以前每次打開朋友圈都能看到她的頭像和她轉發的文章,現在卻是很難再見蹤影。
或許人就這樣,習慣了某些東西之后,突然失去的話,是會感到一絲失落的,又或者是,失落的不是事,而是人吧。
03一個鼓勵有時候就是一顆種子,會在人心中生根發芽
有個晚上,玩著手機APP,突然想起簡書,于是下載了簡書的APP。
不過那時下載APP后一直是在用手機登陸著,而且當時每天下班后,
都是在刷著手機,看著電影,或者斗斗地主 ,
實在是提不起興趣用手機碼文字,寫文章,
所以簡書在手機里面也是一直擱淺著,就是有時候瀏覽下文章,
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我自己是有寫文章的心的,只是不知道何時會行動起來。
于是到了今天,我也是終于用電腦登陸了簡書,開始自己的寫作之路。
或許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是有點一點印象,那是初中的時候,
自己的一篇文章寫的好,被老師當作范文,在全班閱讀,當眾表揚,
或許那時起我就自認為自己,有著一點點寫作的能力,
雖然后面老師沒在用我的作文當作范文閱讀過。
04被忘掉的回憶
至于為什么突然之間會有著寫作的沖動,我也是在心里問了自己一次。
或許是因為在過完新年之后,感覺自己老了一歲,
有時候人就應該覺得,我都已經活了二十多年了,
那么當回想起過往的二十年,應該是有很多值得回憶或者懷念的事情吧?
然而,當我去回憶的時候,我卻是發現自己的腦袋里是一片空白。
這是怎么回事,不應該啊。
二十多年的過往時間里,我每天都是真是真實存在的,
肯定有過喜怒哀樂,肯定發生過謾罵爭執,肯定有過發牢騷抱怨,
每天上學,放學,上班下班,旅游見朋友看電影,東西南北到處走,
然而為什么沒什么可以記起的東西,沒有什么回憶了呢?
還是回憶都是已經被我忘掉了。
或許是后面的選擇吧,也是,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用文字來東西,
連企鵝的說說都是好幾年前的,更別說寫日記,寫感想這些這么麻煩的東西了。
也是因為我一直以來的怕麻煩,所以才導致了這二十多年的日子里,
仿佛白過了一般,就像一個滾動的巨輪一直往前滾去,
從來沒有回頭看過,滾過的痕跡最終也是被風吹散,被時間慢慢撫平。
所以,每次過年回家遇到曾經的老朋友,或者是同學,
感覺曾經的無話不說,到現在的無話可說,總是自認為是我們長大了,
世界觀不同了,生活不同了,人情薄了,所以沒什么話好說了。
原來都不是,是我們把曾經存在的紐帶,最初的感情,沒有用文字記錄下來,
妄圖靠記憶和感情來記錄。
只是當我們不斷長大,見的東西越來越多,有目的的認識的人越來越多,
最后小時候依靠純真,或者興趣愛好走到一起的感情紐帶和記憶紐帶在隨著時間和各種見識的沖擊下,慢慢的淡忘,慢慢的消散,就猶如一張白紙,小時候我們都曾經共同在上面畫了美好的畫面,只是后來被時間這個橡皮擦慢慢的摩擦掉,當我們彼此再見面的時候已經是空白的紙一張,紙張依然是熟悉的紙張,只是我們沒有共識無法再共同一起作畫了。
如果當初我有用過文字記錄下來,或許閑時可以拿來閱讀,
然后給自己的好友或者同事打個電話,發個信息,我們就可以共同回憶,
那些曾經被時間或者世俗擊碎的碎片,也可以瞬間拼回曾經的記憶,瞬間在我們腦海中交匯,
原來,一直以來,我都不曾經忘記我們之間的笑和哭,可惜的是,我沒有記錄下來。
06.逝去的失去,能珍惜的唯有未來
思想之間才發現,曾經自己不用文字來記錄過往,是忘記了多少美好的回憶。
那人,那事,那過往,已經消散無蹤,難以尋覓,唯有以后多寫日記,多做感想,多做覺悟,
這樣不用再往后二十年回憶的時候,記憶里面依然是一片空白,那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或許這是用電腦打開簡書,并記錄下來的初衷,
另外對著那位曾經刷朋友圈的朋友說一句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