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我把自己看得透徹,所以我常常要求自己看書,一來是為了逼迫自己靜下心來,我是個過于浮躁的人,很多事情都可能在我內心泛起波瀾,從而影響我的心思左右我的情緒。二來,古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么多讀些書雖然不一定就可以得到其中的黃金屋或是其中的顏如玉,但是至少我可以從書中得到某些慰藉,就像是活在別人的世界里品位別人的人生一般,然而偏偏我常常可以在書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這些我想要的東西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因為它可以是很多很多的事物,它可以是一種感覺,可以是一段故事,可以是一座小城,甚至它還可以是某個虛構出來的人物。
《撒哈拉的故事》給了我一種我想要的感覺,那種感覺叫灑脫。很多人都說,這世上只有一個三毛,也只有一個荷西,他們的故事是不可復制的。我從來都不懷疑這一點,我相信其他的像我一樣迷戀三毛的人必然也不會懷疑。但是即便是這樣,三毛身上的那種灑脫和執著,卻是我們這些人一輩子也望塵莫及的。我們之所以癡迷于三毛的故事就是因為我們向往她的自由,卻無法像她一樣勇敢的追尋。
三毛那樣堅持一個人跑去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再遇荷西,兩人在沙漠中草草的舉辦婚禮,沒有雪白的婚紗沒有帥氣的西裝只有一襲長裙一把野花兩雙草鞋兩個人,就這樣交付彼此的終身。試問,世間還有哪個女子可以做到三毛這樣?試問世間還有多少男生可以像荷西一樣苦戀三毛六年不變心?正是因為沒有,所以我們瘋狂的迷戀那種感覺,那種我們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的感覺。物以稀為貴,大抵也就是這個道理。關于這一點,雖然我做不到想三毛那樣的灑脫,但是我也是無憾的,因為至少我還曾經夢想過某一天自己也能去一趟撒哈拉沙漠,細細體味一番滿天黃沙的美感。或許,此生我也無法將此計劃踐行,但是至少我還有夢。可是,這終究也只是我自我安慰的說法罷了。
《邊城》帶給我們的是一座小城,一座煙雨朦朧如詩如畫的小城,一座像青色古巷中打著油紙傘緩緩而來的少女的小城,她羞澀,她朦朧,她美不勝收。《邊城》的不僅美在她的山水樓,更是美在她的人文,美在她的底蘊,美在翠翠和儺送的故事。水,是鳳凰美的本源之一。
水者,至善者也。水者,至柔者也。水者,能容百川者也。沱江,游鳳凰最好的方式莫過于沿著沱江兩岸細細地,慢慢地品位鳳凰獨特的美。倘若你有幸去到了鳳凰,一定不要錯過泛舟沱江。當你獨自一人立在船頭,和風緩緩擦過你的面頰,撩起了你烏黑的頭發,兩岸古樸的吊腳樓,極具民族特色的民俗小店,橫亙在江上的長亭,河岸邊擺攤的小販,河里隨著船身嘩嘩流動的河水,小店下面拿著單反攝影的少年,石橋上頭戴花環漫步的少女……
我對在沱江兩岸擺攤的小販們有點兒偏愛,她們多是一些老年人,臉上布滿了皺紋,就連枯燥的手上也能看出層層紋路,她們身著民族服裝頭上圍著幾層厚厚的布當做帽子,或許那就是帽子。一排排的老人家,坐在自己的攤位后面,一面繡著手里的小包包或是小鞋子,一面打量著來來往往的游人,嘴里念著:“有喜歡的可以看一下,帶回去做個紀念”。這樣的老人家我是極喜歡的,勤勞善良又有些可愛。到了晚上十一二點鐘,有些老人家便收攤回家,我曾經在某個夜晚沿著沱江,目睹著一對老人家背著典型的苗族竹簍,一前一后的往城外走,有那么一瞬間我希望自己以后得年老生活便是這樣。不麻煩子女,牽著老伴兒得手,在鳳凰這樣的小城安安靜靜的度過余生,這也不枉此生。
《紅樓夢》帶給我的既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我心心念念的人物。認識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真的是愛林黛玉愛得深沉。第一次讀紅樓是初一那年,其實我之所以會看紅樓完全是陰差陽錯。剛升初一那會兒,付老師是我們的培訓班主任,在七天培訓的最后一天里她要求部分同學上臺自我介紹其中便有我。當時年紀小不懂事又害怕,就想著說完趕緊下去,然后竟然脫口而出說我最愛看的書是《紅樓夢》,本以為說說也就可以下去了,沒想到付老師竟問我最喜歡哪個人物,這可難住我這個當時壓根就沒看過紅樓的人了。那次之后,我變急忙找來了許多版本的紅樓來看,同時也與紅樓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一看便看到了現在。
我想,我和這本書是有些緣分的,而林黛玉恰好是紅樓給我最大的驚喜。那個“兩灣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子便停留在我的心間,再也無法忘懷。
?很多人都說,林黛玉多愁善感,小家子氣,病痛纏身,愛哭柔弱,本就比不上寶釵的大方得體,溫柔賢惠。可是,只有真正愛林黛玉的人才會發現她骨子里的驚世才華和溫柔多情。單是她對寶玉喜好的尊重從不極力勸說寶玉入世,就已經說明只有她才是寶玉真正的知音。而所謂的“金玉良緣”,不過是某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強加之辭而已。她愛花惜花,她葬花的那份情懷更是大觀園中眾多女子無以比擬的。她為情癡為情傷為情死,她是大觀園眾多女子中的翹楚,更是世間獨一無二的仙苑奇葩。世間唯有她,才配得上瀟湘館中的支支翠竹,才配得上靈河岸邊的袶珠仙草。
倘若說,紅樓帶給我的是一個嬌弱的病美人,那么《亂世佳人》帶給我的則是一個堅強獨立的女強人斯嘉麗。兩個完全性格相反的女子,偏偏都是我心里女神般的存在。斯嘉麗,一個由聰慧幼稚愛出風頭的小姑娘在歷經了國家戰亂最愛的母親離世父親癡呆之后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的奇女子。其實她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形象,她是自私她虛榮,可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她的喜愛。仿佛這樣才是有血有肉,一個真實的斯嘉麗。她的陰謀詭計,她的愛慕虛榮,她的點點滴滴都是那個時代和經歷所允許的,而她的堅強和勇敢才是我們學習和疼愛的方向。
斯嘉麗是幸運的,雖然錯愛了阿希禮,但是她還是嫁給了白瑞德,如愿獲得了她夢寐以求的財富即使后來白瑞德也離開了她。同時,斯嘉麗也是悲哀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么她就不會愛上阿希禮,如果她了解白瑞德那么她就不會失去白瑞德。然后世間哪有那么多的十全十美,不論如何斯嘉麗依舊是我心里最美的斯嘉麗,那個勇敢堅強的斯嘉麗……
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但是究竟想要表達些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又或者說我只是想把對自己的理解細細的說出來。
我知道,我是個怎樣的人并不重要,關鍵是,我是我,這世間獨一無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