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草原女騎手卓拉

夜二郎? ? 著

1、

七月,是草原最美的季節。

百靈歡鳴,健馬長嘶。驕陽曬綠了烏珠穆沁草原的夏草,河水飲肥了錫林郭勒河邊的牛羊。

藍天白云是長生天塑造的青花瓷。騰格里似乎格外偏愛這片牧場,愿施以了更多恩澤。每年夏天,錫林河邊總是水草豐美,綠野無垠。

牧民們拉起宮殿般高聳的帷帳。彩幄翠幬,旌旗飛揚。

夏季那達慕大會正在草場上隆重召開。這是草原上最盛大的聚會,是英雄的競技場,牧民的狂歡節。

九支白色馬尾垂穗的蘇魯錠長矛直指云霄,由白馬騎士手持著開道入場。這是蒙古族的圣物,象征和平和莊嚴。歌舞隊、博克隊、馬隊、駱駝隊……各種蒙古族盛裝的方陣依次走來。

牧民們不畏路途遙遠,穿華服,戴貴飾,匯聚一處。平日里寂寥的草原頓時熱鬧起來。蔥翠的原野上,能歌善舞的蒙古人,盡情歡唱、游戲。

牧民烏力吉一家也從一百多公里外的高日罕鎮趕來。他們來那達慕不止是游玩,還是參加比賽。烏力吉的兒子那日松要參加博克項目,而他的女兒卓拉將要參加賽馬大賽。

騎馬、射箭、博克,被蒙古人稱為“男兒三藝”。在成吉思汗統領草原時,就已經成為蒙古戰士的必備技能。能騎善射精通摔跤的人,會得到萬眾的宣揚和贊美。今天,這三項競賽已是那達慕的保留節目。

那日松,是草原上冉冉升起的博克明星。他渴望獲得一次大會的優勝,贏得萬人敬仰的獎品——江嘎。烏力吉老爹對兒子很有信心,讓他擔憂的,是女兒卓拉。

卓拉十五歲了。她曾是這片草原上最優秀的騎手,能駕馭最暴烈的駿馬。去年的夏季那達慕,卓拉獲得了冠軍。

可那之后,一次意外落馬,摔斷了她的肋骨。傷雖養好,事故卻給卓拉帶來了深深的恐懼。她再沒有騎馬在草原上奔馳過。

那達慕開幕式上的騎手們表演著高難度的馬技。一位女騎手格外搶眼。駿馬飛馳,她更像藝術體操運動員,在馬上翻轉騰挪,施展令人嘖舌的馬背平衡術。

一年前,卓拉可以和她一樣,人馬融為一體,為觀眾獻上彰顯技巧與膽量的演出。

可如今,可怕的回憶占據了卓拉的腦海。馬變得十分陌生。她再也聽不懂它的語言,感受不到它身體的律動。

烏力吉問他的孩子:“你們都準備好比賽了嗎?”

“準備好了”,那日松回答果斷。他等這一天已經很久,那達慕是他證明自己的絕好機會。

卓拉小聲答道:“還沒有。”她低垂頭,臉色紅熱。她不想讓阿爸失望。

烏力吉輕輕摸著卓拉的長發,他永遠相信自己女兒是勇敢的,勇氣只是被短暫的遺忘。

“先去看看哥哥的比賽吧”,烏力吉希望那日松的比賽,能鼓舞卓拉深藏心底的力量。

2、

蒙古式摔跤被叫做博克。博克從八百年前就已經在民風剽悍的草原大地上流行起來。

早年間,無論貴為王爺、還是賤為乞丐,誰想參加,都可以上場。這一習俗保留至今,今天的博克手仍然不分年齡、職業、尊卑。

博克賽場上無級別之分,高大魁梧者也可能敗給矮小消瘦者。力氣不是唯一的獲勝條件,智慧和技法往往更為關鍵。

推抱拉搡、扯挑纏絆,數十種摔技變化多端。一局定輸贏,膝蓋以上著地者當即淘汰。無差別較量、結果常常出人意料,這正是草原人民喜愛博克的原因。

摔跤手歌唱起,博克健兒掄開雙臂,邁著鷹步舞踏入賽場。烏力吉和卓拉站在場外,與圍觀的牧民一起吶喊助威。選手捉對廝殺,那日松也在其中。

那日松已經二十四歲,到了博克手嶄露風頭的年紀。他長著硬朗的臉膛,顴骨突起,眉宇剛毅。他來參賽唯一的目的,就是贏得夢寐以求的江嘎。

參賽的博克手們上身赤膊袒腹,披短坎肩。坎肩用牛、鹿或駝皮制成,鑲銅銀鉚釘。下身穿寬松多褶的白褲,套包裹大腿和膝蓋的套褥。套褥上有蒙古阿媽刺繡的精美而盡顯威嚴的圖案。足蹬馬靴、腰系三色綢。博克手中,最為引入注目的是佩戴江嘎的選手。

江嘎是博克手特有的項圈,它是榮譽與稱頌的代名詞。圈體由三條哈達纏制,圈上挽綴五彩絲帶。藍色象征藍天、白色象征白云、紅色代表朝陽、綠色代表綠葉、黃色代表大地。

孔雀的翎羽絢爛,雄獅的鬃毛威風。江嘎就是博克手的翎羽和鬃毛,是博克手至高的追求。

只有大型賽事的優勝者才能獲得江嘎,一次頒發,終身佩戴。

本次那達慕博克賽參賽五百一十二人,只有冠亞軍才能榮獲江嘎。那日松就要向這一目標發起沖擊。

那日松輕易取得了第一輪的勝利。第二輪的對手,壯碩如牛,那日松不急不躁,耐心和對手打起消耗戰。二十分鐘的僵持,你來我往的試探。那日松瞅準機會,使出渾身力氣將這頭“蠻牛”抱起,狠狠的摔在草地上。卓拉和烏力吉歡呼雀躍。

第三輪,那日松更加謹慎。他的對手戴著陳舊的江嘎。汗水和歲月浸泡的綢帶,說明對手成名很早,經驗十足。

那日松憑著年輕力壯,準備先發制人。他向對手展開凌厲的攻勢,左拉右靠,絲毫不給對手喘息。對手身經百戰,死攥住那日松的坎肩,毫無破綻。那日松急速用腳去勾對手的腳踝,對手順勢抬腳讓過,趁那日松重心不穩,手上使出千鈞力,一把將那日松拉倒在地。

那日松失利了。對手十分喜悅,跳起鷹步舞。勝利者才有資格再次跳起這舞步。牧民發出呼咧呼咧的贊嘆聲祝賀。

3、

那日松異常沮喪,低頭走出賽場。

烏力吉鼓勵他不必難過。對于這項瞬間制勝的運動,常勝要靠絕對的實力。失敗可以告誡那日松繼續訓練技巧。

快到卓拉出場的時間,一家人拉著馬,趕往速度賽馬起點。

出發點已是百馬爭鳴,人聲鼎沸。蒙古族賽馬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一展騎技。

卓拉的馬名叫阿爾泰,意思是高山。它是卓拉八歲時,阿爸送的生日禮物。烏珠穆沁草原素產良駒,古已有名。

阿爾泰正是一匹血統純正的烏珠穆沁馬。毛色墨黑沁油,頭方頸短,胸寬鬃長。眼如鈴,腿如柱,疾奔可勝烏騅,鐵蹄踏碎狼頭。

蒙古人曾以弓馬之利取天下,靠的正是蒙古馬。而烏珠穆沁馬,是其中的翹楚。可謂,千里疾風萬里霞,追不上烏珠穆沁馬。

阿爾泰剛剛被阿爸牽回來時,還是個小馬駒。卓拉十分開心,圍著阿爾泰團團轉。阿媽給阿爾泰的頭上抹了黃油,阿爸幫卓拉給馬脖上系上藍色的哈達,一家人高高興興歡迎阿爾泰的到來。

可隨著去年的那次意外,一切都變了。

“上馬試試吧”,烏力吉老爹和卓拉說。

卓拉憂慮的看著阿爾泰。她緩緩抬腳套入了馬鐙,烏力吉扶她上馬。

阿爾泰在原地踟躕不前,馬蹄反復踩踏著草皮。它已知道會有一場激烈的競賽,顯得興奮而焦躁。

卓拉坐在馬上,輕微的顛簸讓她的思緒回到了去年夏末的那個雨天。

厚重的積雨云滾滾襲來,壓向草原,顯得天地很近。在疾風的驅趕下,草原上的一切都開始加速運動。草浪一波接一波,河水皺起漣漪,牛羊邁開碎步,在牧民的吆喝聲中往圈里跑。

卓拉從朋友家急匆匆的出來,她要在下雨前趕回家。

即便卓拉縱馬飛奔,也沒能趕過烏云的腳步。草原空曠,雨幕清晰可辨。由遠及近,像一張巨大的灰色帷幔,湮滅一切。

草地積水,暴雨遮蓋了人和馬的眼睛。一道閃電,利劍般從天空直穿大地,驚雷轟鳴。阿爾泰顯然沒有任何準備,它突然狂躁,從高速奔跑中一個急剎,前蹄豎立,立馬半空。卓拉被狠狠的甩在地上,她在雨水的悉簌聲中,聽到一聲清脆的骨頭斷裂聲。

等卓拉勉強站起時,阿爾泰早跑的不見蹤影。她感覺右邊肋骨生疼,可距離家還有幾公里。站在雨地里,任憑暴雨澆淋,無處躲藏,她孤助而絕望……

阿爾泰低沉的叫著,不住后退,旁邊一匹馬并不友善得朝阿爾泰靠近。卓拉的回憶被瞬間打斷,她迅速跳下馬背,躲到一邊。

烏力吉老爹輕嘆一聲。她還是害怕。

卓拉的狀態不能參加比賽。開跑在即,烏力吉一躍上馬,他只好替女兒出戰。

“那日松,照顧好你妹妹”,他特地給哥哥交待。

“阿爸,其日麥”,卓拉怯生生的為烏力吉加油。

4、

那達慕大會結束了。烏力吉一家開著卡車拉著阿爾泰,返回高日罕鎮格日勒圖嘎查的牧場。

迎接他們的是留在家里的爺爺和阿媽。

烏力吉一家五口人在牧場中搭了三個蒙古包。

那達慕成績從期待到失落,一個小小的家庭會議就在中間爺爺居住的包中召開。

蒙古包內陳設簡單。圍廬掛著幾幅皮畫,居中的是成吉思汗像。厚厚的地氈上,烏力吉做了低矮的木臺,更加防潮。

右側的櫥柜上,擺放著一副馬鞍。這是孟和爺爺年輕時找匠人打造的。

馬鞍是用三十多根牛背皮制成,在酸奶里泡了兩個月,用手揉搓,耗費整張牛皮。鞍上配兩斤的白銀墜飾,雕花精致,鑲嵌著紅瑪瑙、綠松石。蒙古人從不介意像別人展示財富,這是他們的勞動所得。而女人用財富來裝點秀發,男人則用財富裝飾馬鞍。

阿媽從銅鍋中舀起奶茶,給大家分發。

“那日松,你有什么想法?”烏力吉問道。

那日松回答:“我想去寶日胡舒嘎查。那達慕上我打聽了,額爾登師傅在那里教授博克。很多博克手都去向他學習。”

烏力吉贊許的點頭:“額爾登巴雅爾,他是有名的博克大師。你能向他拜師很好。我支持你去。”

那日松很欣喜:“太好了,阿爸。那我準備下,這兩天就出發。”

烏力吉說道:“可以可以。卓拉,你呢?你還要不要賽馬?”

“我也不知道”,卓拉很迷茫。她想騎馬,可是她現在卻畏懼著馬。

孟和爺爺看著那日松和卓拉,這都是他抱大的孩子。

他說:“我們蒙古族認為,站在地上的男人,只是半個男人。只有騎上馬背才能叫做完整的男人。而女人是沒有要求的。會騎馬的女人自然好,是蒙古之花。不會騎也沒關系,現在騎摩托車也很方便。”

爺爺的話是在寬慰卓拉,卓拉一邊聽著,一邊不住地捏著衣角。

“爺爺、阿爸,再讓我試試吧”,卓拉給出了最終的答案。

烏力吉說道:“嗯。墜馬的事情已經很久了,你要恢復你的膽量。改天我馴馬你看看,知道我們蒙古人怎么讓馬匹聽話的。”

第二天,那日松收拾好自己的戰服,烏力吉要開車送那日松去找額爾登師傅。卓拉在氈房前為哥哥送行。

那日松對卓拉講:“卓拉,其日麥。我相信你會再騎上馬背的。冬季那達慕我就回來,我要拿到好名次,做你的榜樣。”

卓拉目送著阿爸和哥哥的車遠遠消失在牧野的遠方。她獨自一人,走到馬廄。

卓拉家以放羊為主,馬養的少,只有六匹。一年前的那達慕奪冠獎勵了一匹馬。還有一匹種公馬,另外一匹母馬主要是采馬奶用,阿爾泰是一匹騸馬。其余兩匹,是母馬下的小馬,現在也漸漸長大了。

現在牧民都開車、騎摩托,養馬的人越來越少。馬不再承擔交通使命,飼養成了牧人的一種愛好。

哥哥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了,卓拉的夢想就在這里。卓拉蹲下,托著腮,凝視著。現在她甚至不敢去輕撫每一匹愛馬。

5、

馬圈的柵子拉開,烏力吉拿著套圈走進去。馬群突然緊張,溜著馬圈躲避。

烏力吉手持繩索,精準套住一匹幼馬的脖子。馬兒拼命奔逃,烏力吉被拖出去十多米。烏力吉坐在地上奮力后拉,馬兒被拽到在地。烏力吉靠近馬兒,他抓住了轡頭。

摔倒的馬兒迅即再次跳起,短暫的喘息,烏力吉縱身躍上馬背。

馬兒沖出圍欄,烏力吉手中攥緊韁繩。

蒙古族養馬,是在野化和馴化中尋找一種和諧。馬駒斷奶后,要先跟著成年馬在草原上放養兩年。這樣的馬叫做生馬,然后才訓練騎乘。兩歲的幼馬,個頭并不比成年馬小多少。

生馬第一次被騎,野性爆發,連嘶帶咬,暴躁無比。這是人與馬的第一次激烈對抗。

馬兒四蹄蹬地,騰空狂跳,試圖把烏力吉甩下馬背。烏力吉是經驗老道的騎手,他隨著馬兒時伏時起,姿態穩健。

馬兒見一招失敗,開始呼嘯著朝草場狂飆。邊跑還不停搖頭擺尾,誓要與烏力吉一教高下。烏力吉不斷調整重心,扽住馬鬃,嫻熟的隨著馬擺動身體。

此時的訓馬人,不拿馬鞭,這是對馬的愛護。馬兒抓狂亂叫,暴跳如雷。訓馬手憑借高超的騎藝,與馬共舞。馬累的聲嘶力竭,才算制服。

不一會兒,烏力吉遛著馬兒一陣小跑回來。卓拉在旁邊靜靜看著阿爸馴馬的過程。

烏力吉跳下幼馬,把它趕回馬圈。他喊道:“卓拉,牽上你的馬。”

卓拉受到父親英勇的感召,走進馬圈,牽起了阿爾泰的韁繩。烏力吉也拉著一匹馬,領著卓拉走向原野。

烏力吉扶卓拉上馬。他拉過阿爾泰的韁繩,試圖帶一帶卓拉,讓她重新體會馬兒奔跑的節奏。

草木蔥蘢,牛羊蹀躞,草原的空氣清新醉人。馬兒歡快的踱步,輕松愜意。

卓拉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下來,她安靜的體會著阿爾泰交替的步伐。

烏力吉老爹很欣慰,這樣的訓練也許真可以讓卓拉找回感覺。“我放開,你自己跑一下。”卓拉點了點頭。

烏力吉的手剛一松開,阿爾泰就不乖地加速。它撒開性子,忘情打歡兒。卓拉的表情變得嚴肅,她覺得阿爾泰不再溫順。卓拉猛拽韁繩,阿爾泰放慢速度。

卓拉迅速跳下馬背,她頭也不回,朝蒙古包走去。

訓練失敗了。阿爾泰委屈的跟在卓拉后邊溜達。

攀登高山,要尋其坡道;橫渡大海,要覓其渡口。曾經縱橫馳騁的女騎手卓拉,卻無法找到自己的坡道和渡口。烏力吉也不知如何是好。

時間,卓拉或許需要更多的時間,烏力吉這樣想。

隨后的日子,隔三岔五,烏力吉就拉著卓拉在草場上放馬遛彎兒。

女兒騎不騎馬對他并不重要,他只想為女兒治療心中的創傷。草原,不該給卓拉帶來一片陰影。草原的孩子,應該沐浴永恒的陽光。

6、

秋雨一場接著一場,青草變黃。又過兩月,朔雪紛紛落,鋪天蓋地的白。

寒流肆虐。白毛風打著響亮的哨子,裹挾著西伯利亞的冰冷,占領了烏珠穆沁草原,任性地把它打扮成荒野模樣。

氣溫逼近零下四十度。

沒有到過冬天的草原,就不算了解真正的草原。

在萬物蕭索的外表下,蒙古人迸發出了火山般的熱情。冬季那達慕拉開了帷幕,它是蒙古人與冬天的約定,是蒙古人傲立寒風的標識。

牧民們再次從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他們覺得冬天的冰雪項目同樣有趣。

卓拉在那達慕召開前見到哥哥回來了。那日松和一家人再次出發,艱苦的訓練要去接受那達慕的檢閱。

博克大賽開始,那日松像一頭下山惡虎,所向披靡。額而登大師的調教果然名不虛傳,那日松的策略更加高明,摔法更加勇猛。他的成長令人側目。出手迅捷如鷹隼撲兔,防守嚴密似磐石巋然。

在冰天雪地里,那日松英姿勃發,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冠軍。烏珠穆沁草原上五百多位最優秀的博克手中,那日松拔得頭籌。

大賽組委會為他頒發了獎品,一頭白毛駱駝還有江嘎,他朝思暮想的禮物。

當頒獎嘉賓把江嘎戴在那日松脖子上時,那日松百感交集。上萬次摔倒再爬起,為的就是這一刻。五彩絲帶第一次沒有用來擦拭汗水,而是擦拭了他的眼淚。

烏力吉也很感慨。蒙古諺語說,有目者路會到,有志者事會成。那日松達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成為了這片草原上最勇猛的摔跤手,是萬人敬仰的勇士。

卓拉為那日松的勝利而歡笑,那達慕冠軍的滋味她曾經嘗過。她也贏得過一匹駿馬,給家人帶來無上的榮譽。她多想也能摘得桂冠,再次登上領獎臺。可心中那份忐忑卻難以平復。

那達慕不僅僅是體育賽事,也是朋友的歡聚場,商人的交易會。各種買賣人,帶著自己的商品到這里互通有無。

烏力吉遇到了老朋友哈森。哈森給他熱情的擁抱,“烏力吉老哥,祝賀你的兒子奪得博克大賽冠軍。”

烏力吉感到自豪:“哈哈。他受到了額爾登大師的指點,確實摔的不錯。”

哈森問:“卓拉呢?她參加賽馬比賽嗎?”

說到卓拉,烏力吉不知如何開口。“現在還不知道她會不會參加呢。”

卓拉作為冠軍的名氣,享譽草原。很多人也都知道她受了傷,之后再沒有參加過比賽。

哈森說道:“如果卓拉還是不能賽馬,你就把馬賣給我吧。我會給你朋友的價格。”說著他伸出三根手指。

哈森是烏珠穆沁草原最大的馬販子,他來那達慕就是尋找合適的好馬。阿爾泰是眾人皆知的冠軍馬,他求之不得。這次正好試探下烏力吉的意思。

如果是以前,烏力吉老爹一定斷然拒絕。但卓拉可能會永遠告別賽場了,他的態度有些松動。考慮一下,烏力吉答復道:“如果確實那樣,也只好如你所說了。”

當賽馬比賽開始時,卓拉再次怯場,退出了比賽。

7、

草原冬晨,萬籟俱靜。

熹微的曙光才給云霞掛上一絲緋紅。晚風剛剛退去,牛羊尚在安睡。烏力吉悄悄穿上衣服,提著套馬竿走到馬圈。

他要把馬牽去哈森家賣掉。那日松要去錫林浩特的體校學習了,卓拉看來也不能再參賽。牧民的收入本來就要靠養賣牲畜。家里沒有了騎手,再沒必要養馬。卡車和摩托車,足夠家人代步。

他不想吵醒家人,烏力吉老爹不知道對于他的決定,孩子會有怎樣反應。可他要為一家人的生計考慮。

馬兒也剛從睡夢中醒來,沒什么精神,嘴里突突的噴著熱氣。

夜草已經下去,烏力吉從草垛子上挑了兩叉子干草,馬兒們開始進早餐。今天要走很遠的路。

烏力吉把馬栓成一列,這樣好趕一些。他拉著馬隊走出圈門。

“阿爸,你要把馬牽到哪里?”

烏力吉這才發現,卓拉不知何時站在柵欄旁。

他一時語塞,可早晚卓拉都得知道。

“我要把馬賣給哈森叔叔了……”

“不可以!”卓拉跑到烏力吉身旁,一把搶過韁繩。她使勁拉著馬隊,死命的往圈里拽。

烏力吉看著卓拉,滿臉無奈。等卓拉關上圈門,他想去拉卓拉的手,帶她回氈房。卓拉卻甩開了胳膊,氣呼呼的獨自回屋了。

早飯時間,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喝茶,吃炒米。

烏力吉開始發話:“馬還是要賣掉的。卓拉現在不能騎馬了,家里留著馬沒有用處。家里需要一些錢,支付那日松的學費。馬現在不賣,過兩年歲數大了,就只能當肉馬賣掉。現在山羊絨價格漲了很多,賣了馬我們再買一些山羊回來……”

烏力吉老爹滔滔不絕的講著,卓拉全然沒有聽見。她默默的發著呆。

卓拉又想起阿爾泰剛剛成為這個家庭一員時的場景。

第一次騎馬到親戚家時,大家都為她開心,她有了自己的一匹馬。

那年,阿爾泰的馬蹄受傷,卓拉學著給阿爾泰打針。

有一次,阿爾泰拉肚子,不進食,土法止不住。急得卓拉直跳腳,連夜和阿爸去找獸醫給它看病。

阿爾泰沒有辜負卓拉悉心照料。

隨著阿爾泰長到成馬,卓拉的騎術也愈發精湛。

卓拉騎著阿爾泰像個蒙古戰士一樣,出戰大大小小的馬賽,贏得了無數榮譽。

卓拉的名字,會和阿爾泰一起,被牧民提及。每個人都知道她是有名的騎手,她是多么驕傲。

尤其是之前那次夏季那達慕,卓拉在旗里最大的賽事上率先沖過終點。人們向阿爾泰身上輕灑馬奶酒,這是冠軍專享的殊榮。她站上最高的領獎臺,為阿爾泰贏來了一位新伙伴。

阿爾泰是卓拉最親密的朋友,她所有的心事,都會和阿爾泰講。

卓拉的淚水不由自主,悄然落下。

七年的陪伴,那些美好的時光里,阿爾泰與卓拉如影隨行。

“我要參加賽馬!”

“什么?”烏力吉老爹的話被突然打斷。他驚詫地看著卓拉。

“我可以騎馬,我要參加比賽。阿爸,請不要賣掉家里的馬”,卓拉說得堅定有力。

烏力吉陷入沉默。他看到了卓拉眼中的淚花,也聽到了卓拉擲地有聲的回答。

每個蒙古人都不想賣掉曾經朝夕相處的牲畜,可生活總是還要向前。

烏力吉發現,卓拉長大了。那個常常要阿爸扶著上馬的小姑娘消失不見。她神情堅毅,眉眼間散發出英武的光芒。

8、

春歸塞北,萬物復蘇。

冰凌消融,浸潤了泥土。草木返青,六旋九曲的錫林河再次湍湍流淌。

經過一冬的沉寂,動物們都出來舒展筋骨。五畜出圈,放歸牧場。鼠兔開始打洞,鶻鷹盤旋青天。

南來的暖風,溫柔地輕拂,繪出了嫩綠,吹開了新芽。草原一派蓬勃盎然的景致。

卓拉牽著阿爾泰徜徉在草原上。她用心感受著一切,好像這天地可以由她汲取力量。

雄渾的草原,卻有它細微的一面。牛兒喝著清冽的河水,阿媽守著母羊唱勸奶歌,金百合花開。

卓拉站在草原上,閉住雙眼,聽。

敖包上風幡獵獵,回應神祇;

馬頭琴音調悠悠;回應自然;

長調的歌聲遼遠,回應蒼天,

牛羊啼叫聲歡悅,回應生靈;

馬蹄踏足聲隆隆,回應大地;

誰來回應卓拉的心聲?唯有吶喊、在馬背上的長嘯。

她要為心愛的戰馬出征。

草原春季第一場賽馬大會,卓拉的身影出現了。

卓拉身披紅袍,發帶藍綢,容顏駿逸,目光威儀。

草原就是賽場,賽程四十公里,先到為勝。

紅旗落下,百馬齊出,像軍團發射的箭陣。奔騰的馬群浪潮般席卷,翻起一路沙塵。大地震顫,天宇回聲,蔚為壯觀。

人們為選手過人的騎術、人馬和諧地配合而稱贊。騎手們競相追趕,奮勇爭鋒。

卓拉揚鞭策馬,神情專注。她看不到周圍的選手,只看到終點的旗幟招搖;她聽不到歡呼與吶喊,只聽到風拂過發梢的聲音。

卓拉越跑越快,阿爾泰似乎明了卓拉的心境。它狂奔不懈,四蹄飛花。

終點處披紅扎彩,鼓角長鳴。

阿爾泰像一匹天馬,載著卓拉飛過終點。人群的喝彩聲響徹曠野,卓拉奪得了第一名。

卓拉并沒有停下腳步。她縱馬像草原深處跑去。像在宣泄,也像在宣言。

望著放馬奔馳的卓拉,烏力吉老爹潸然淚下。

在他心里,今天他的女兒成為了英雄。

無關乎成績,無所謂表揚。每一個能戰勝困難的孩子,都可稱英雄。

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女兒可能也會離開這片草原,追尋全新的夢想。那又如何呢?蒙古的英雄本該征戰四方。

她會找到新的牧場,草原沒有圍欄,永遠敞開心扉。

悠揚的牧歌,純純的奶香,會提醒她,草原是她永遠的家園。即便跑到天涯,都不會忘記草原。

因為,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是天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