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做筆記嗎?這是《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一書帶給我的思考。這本書強調的一個觀點是,筆記是我們的“第二大腦”,使用方格筆記本改變“框架”,等于“使頭腦變聰明”。
本書的作者高橋政史是日本麥肯錫的咨詢顧問,他在剛進入公司不長時間,上司就推薦他使用方格筆記本,他在后來的大量接觸和培訓中,看過2萬多人的筆記本,發現一點,好筆記和壞筆記之間的差異非常大。
好筆記和壞筆記的差異:
1、好筆記:邏輯性強、條理清晰,穿插了豐富的圖表,一眼就能看明白。
2、壞筆記:看完之后,腦海里很難再現當時的內容。
我是一個很喜歡做筆記的人,但是《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正好擊中了我的一個痛點:使用錯誤的記筆記方式!麥肯錫公司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很好的記筆記方式,就是使用方格筆記本的一個框架來記筆記。這個框架就是“空.雨.傘”。所謂“空、雨、傘”,其實就是判斷何為“空=現在的情況”,何為“雨=對此情況的解釋”,何為“傘=根據此解釋而采取的行動”。
關于““空、雨、傘””,有一個很形象的說法:抬頭看天,發現天空中的云朵有些異樣,解釋為“好像要下雨了”。根據這一解釋,判斷應該采取“帶傘出門”的行動。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什么?這也太簡單了!”可是,正是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所以未能付諸實踐。“簡單就是終極的復雜。”這是達芬奇的一句名言。
“空、雨、傘”這一思考方式(框架)的本質正是麥肯錫的咨詢顧問們努力掌握的至簡至極的思考法。在使用方格筆記時,有一些基本原則:
使用方格筆記的基本原則:
1、行首對齊;
2、在行首空兩三個字的地方寫小標題;
3、在比小標題往后兩三個字的地方寫內容;
4、項目改變時空一行;
5、注意留出空隙,留出進行信息整理的空間。
用方格筆記來表現的“黃金三原則”是:讓你的筆記具體“視覺效果、標題、三分法” 這三個要素,只要一掃就能立刻明白上面的內容。
“黃金三分法”法則:
法則一:留出空余,行首對齊,用圖、畫、表等呈現"視覺效果"。
法則二:在筆記本頂部3-5厘米寬的空白區域寫下標題。
法則三:按照“事實-解釋-行動” ,這一“黃金三分法”,記筆記。
實際這本書的重點在于學會使用“黃金三分法”來處理資料和信息,通過這種方式能處理任何資料時都能得出一個清晰、具體的結果。
最后,如果你的前途暗淡、人生迷茫,或許是因為你在使用錯誤的筆記本,錯誤的記筆記方式。從現在開始使用方格筆記本,遵循“空、雨、傘”之道,開始新的筆記之路,開啟新的人生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