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六月的好天氣,跑了個半馬的距離,沒有想象中的累,讓我感覺做任何事都是在積累中慢慢水到渠成。
端午過后基本都是單休,上班,鍛煉,跑步,看電影,流水線似的生活作息。意外抽出時間看了兩本閑書,一些無意義的娛樂再減少,但看綜藝,刷抖音還是占據了不少時間。有的時候整個身體就是懶著動,雖然身體毫無疲倦,但內心就是死氣沉沉,毫無動力。
突然有種七月份試著小小突破下加班到100小時的沖動,并做到不影響鍛煉和跑步。
六月投了不少簡歷,但一次面試機會沒有。整天忙著工作,技術升級的時間太少,而且平時的學習非常低效,缺少重復復習。
妹子才實習幾個月就回臺灣了,還是有一點點小失落,什么都還沒開始,就直接結束了。每次都警告自己要早點主動爭取,可最后都拖拖拉拉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家里人看了不少房子,經濟實力決定了選擇余地,雖然有幾個不錯的房子,都是首付和貸款偏高,不想做房奴,猶豫不敢下手。真心覺得沒時間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對未知的東西盲目下手,總是不靠譜的。
住在濱江,仿佛又回到了兒時,晚上在江邊散個步,再聽著船的汽笛聲入眠,小時候的快樂便歷歷在目。
快樂的記憶可以給人的幸福感,不會因為時間而消磨,每次回憶起來心情都會瞬間變好。
現在想想自己的嫉妒心和怯弱雖然不知道是小時候什么時候產生的,但在無意識的時候已經慢慢根深蒂固,有時候莫名的產生嫉妒感,每次要開展行動時的本能怯弱。
很多的關注自己,不僅僅是外在生活,還有身體和心理,積極處理身體的小毛病,讓之健康,坦然面對心理的陰暗面,用行為追隨陽光。
六月閑書:
《當我們跑步時,我們談些什么》:村上三十來歲開始寫小說,等于是開啟人生的第二階段,感覺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念頭,最終選擇一個或幾個堅持了下來,便成就了人生。跑步也是一種旅行方式,不同的城市體會不同的跑步生活。跑步只要開始行動起來,自身就會不停的給自己增加一些小挑戰,希望能夠越跑越快,或者越遠。作為業余的跑者,速度極限會快就會達到,但距離仿佛并不會,每次感覺不行了,下次都可以增加一點點。
旅行的時候,大多是坐車或走路,坐車往往是一個目的地到另一個,走路呢,速度又太慢,用自行車或者跑步旅行,就會有一種把旅行變成了生活的感覺。
《世界另有計劃》:
從第一次讀完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的驚艷,到智識分子,以及這一本的平淡,甚至一些看法的向左,發現自己生活中實踐的科學思維方式還是少之又少,放佛就沒怎么動過腦子。一本好書,不僅能在思維給你轉變,而且能促成人把思維轉換為行動,真正讓讀者得到提升,切實達到學的目的,而不是僅僅提留在獲取信息。這種短文非系統的書,基本只是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思維方式的簡單闡述,要搞清楚一件事的原委,還是需要看一些系統性的書去了解本質,經得起很多的為什么,而不是簡單的一句科學實驗表明,或某某數據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