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嘗言:“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對于領袖人物來講,背后是干事創業、治國理政的“治世”大境界,今年我的學習目標就是,從領袖人物的著作中汲取精神食糧,我認真學習了《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早期文稿》。
《毛澤東選集》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有四卷,收錄了毛澤東同志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到解放戰爭期間的著作,也就是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建立前的主要著作,其中選編了《實踐論》與《矛盾論》(以下簡稱“兩論”)。“兩論”于1937年在延安發表,距今已經86年,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代表性著作,包含著豐富的哲學理論和方法論內涵。其中最具有核心意義的內容,是知行統一理論和對立統一法則。今年是建黨102年,借助知行統一和對立統一的哲學智慧,更容易理解百年來中國發展的歷程,何以艱難曲折而又燦爛輝煌。回顧既往,關注當代,展望未來,將有助于我們更清醒地認識中國成功開創的自主發展道路,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建構的卓有成效的制度保障,以及使這一切得以實現的中華文化根基,更自覺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百年以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選擇并堅持的道路、理論、制度的正確性,也證明了毛澤東思想具有極大的前瞻性。
不僅是“兩論”,還有《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收錄的《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他指出“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原子彈也是紙老虎”,但他非常清楚,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物質的力量必須用物質去摧毀。于是他在1956年指出,“中國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這個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在毛澤東時代,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尖端技術都已經出現,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核潛艇、人造衛星、航空母艦……幾代共和國的建設者熬干心血,才有了“邱小姐”,有了“東風”、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悟空號”,J20,才有了如今在太空里的神舟十七號,沒有老一輩的高瞻遠矚,哪有如今的國防強國。就如已故的南開大學教授艾躍進所說,“在國際交往中,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國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看《毛澤東早期文稿》,第一次學習到毛澤東同志的青年時期對革命的一些想法,和黨的革命初期的一些萌芽,了解毛澤東在青年求學時期的師生交往、同學交往、閱讀書目、社會實踐情況,更可以了解毛澤東在此期間的思想狀態及變化,學習毛澤東的治學方法、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方略、對教育的態度,對生命價值的看法及做法,我第一次看到了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做,看到一個積極向上、善于思考、敢作敢為的青年毛澤東,解讀了我在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的一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