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發現自己是一個很喜歡故事的人,尤其是喜歡那些背后有故事的事物,比如美食,比如衣服品牌,比如一本書,比如一部電影……到最后發現自己買的不只是一份物件,更多的是因為得到那份物件背后的故事而收獲的更多感受。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原本是一件很簡單的物品,但是我們自己有讓他提高附加值的可能性,這個時候贈送同樣也會帶來一份歡喜。
現在,我倒是希望自己懂的越來越多,并不一定是用到朋友圈吹牛用,但是我希望可以預備著日后講給我的下一代聽。你每天做的事,吃下去的事物,用著的物品,都是代表著你,代表著你的一部分。所以,不要粗魯過生活,不要粗糙留下記憶。
今天就想說說自己吃牛排的記憶。
自己最早對待牛排是想象中的味道,就如小時候想象電視劇里面的牛奶一樣,當自己第一次得到他們的時候,發現他們都不如想象中的味道美妙。好像是自己一直期望的味道,到最后是失望了。因為,我長大了,有些過去的記憶,都是靠著一份熟悉的味道喚起的,勾起對過去的回憶。這些東西尤其是體現在事物的味道中。
大二暑假我有子啊岸香咖啡兼職過一周,那時候第一次知道有一種特殊的牛排,經理在給我們介紹時說過,這種牛排是因為稀有而珍貴,每頭牛身上就只有那一根肋骨,還具體到那根肋骨上的第幾條。那時候我對牛排有著很多的不明白和幻想,幻想自己第一次吃牛排是什么樣子。
大學是,我和雪晴,阿胖一起吃過牛排,那時候我覺得我是在牛排里面找豬肉的味道和口感。只是覺得就這么一塊,太少了吧。結果沒想到把自己撐到。
和姐姐以及華大姐一起吃過一次牛排,那時候我覺自己吃的是高檔和氛圍。也是在華大姐的介紹下,我才敢嘗試牛排要吃到4分熟才夠嫩。
和前任一起吃過幾次牛排, 上島咖啡里面的牛排可以推薦一下。我們自己有在超市買過半成品去燒烤過,味道也很好。
到就今天,我覺得談戀愛期間吃牛排就是一種浪漫,因為很喜歡西餐廳的里面優雅的環境。
雖然吃過的牛排次數加起來不多,但是我覺得自己有必要自己科普一下牛排的知識,這樣下次自己再吃的時候,就可以理論與經驗結合起來。
首先,一直讓我困擾的是我忘記當年岸香咖啡經理說的那款牛排是什么?不知道是不是百度的菲力牛排(fillet),因為fillet是牛里脊,取自于牛的里脊肉,也就是腰內肉,這個部位由于運動量少,肉質最嫩精瘦,油脂少,更加因為每頭牛就一條而顯得物稀為貴。由于烹煮過頭會顯得老澀,所以推薦三至七分熟。簡言之,菲力牛排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里脊做出的牛排。
沒有百度之前我一直以為西冷和沙朗牛排是2種不同的牛排。今天明確知道(Sir loin) 是西冷牛排,也叫沙朗牛排,而Sir loin的來源是這樣的, 一個傳統稱亨利八世在品嘗過牛排的美味后,吧牛排封了爵士,即Sir+loin,中文譯為西冷牛排。沙朗牛排的肉取自于牛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推薦的火候是四至六分熟。
這樣稍微簡單的科普一下,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下次點牛排的時候,我應該會這樣選擇,點3分熟的菲力牛排,口感會更嫩,如果點西冷/沙朗的話就要4分熟。
喜歡牛排,是因為喜歡西餐廳的環境,以及牛肉豐富的營養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