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自序·十五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張海迪和司馬遷連城一片的排比句,我不記得自己有沒有在試卷上寫過,也許,沒有吧。其實我沒有讀過四大名著,連電視劇都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初中的記敘文,我喜歡用虛構的故事加上精心打造的框架來寫所謂的溫情故事。
長安在書里提到過,她沒有上重點初中,我也是,因為我們那兒只有一個初中,而且生源稀少,一個年級一個班,一個班不到40人,挺好,出不了年級40。振華四部曲里,和我最像的人,毫無疑問是陳見夏,她初中的學習環境,我閉上眼都能猜到!上課睡覺的、聊天的、交頭接耳的;下課追逐打鬧的、在教室里圍在一起小聲議論的、嗑嗑瓜子看看小說的。我都知道,沒辦法,我曾經感同身受啊!我記得小說里有一段是陳見夏和李燃吐槽初中老師的,老師說:你啊,就是不好好學習,不然肯定超過陳見夏。我的初中老師有兩個版本:一是對我說 你這種人以后未必能考上好的學校;二是對別的同學說 你啊,學習不好我不怪你,你那是沒認真學,不然肯定超過那個誰誰誰 嘿,其實我還挺好奇的,這種貶低一個人,鼓勵另一個人的方法是哪個缺德的人發明的?我真想一巴掌抽死他。
小學時,我也是那種文化藝術舞臺上扎著兩個小辮子在舞臺上搖頭晃腦的小丫頭,不過,和長安不同,我從來就沒有什么副隊長的身份。班級里多的是老師的孩子和領導的兒子,怎么可能挨到我?不得不說,我從小就是一個識相的人,有些事情,我不愿意爭,但是,即使你不想爭搶,也會被迫加入這沒有硝煙的戰爭,否則,將無法融入這個社會。
十五歲的我,也在一場場混戰中摸爬滾打,我也曾經“擊敗”了別人,最后也倒在別人的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