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我和好朋友艷偉在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跨年”。
沒有煙花和充斥節日的任何裝飾品,也沒有爆米花和微電影。
陪我跨年的,是艷偉和猴哥,猴哥是艷偉的男票哈哈。
我們所謂的特殊方式就是開課,一種對2017的告別,一種對2018的開始。
那晚8:00我和艷偉荔枝微課上講述了《如何做一個讓自己怦然心動、又落地可行的新年計劃?》
課程并沒有因為跨年的原因而缺少人氣,卻因為“新年計劃”的出現,反而增加了很多新朋友。
每到新年到來之際,我們都喜歡制定計劃,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或者多學一些有用的技能,亦或者讓自己活出一個全新的自我!
這些計劃,內容大多是以前想做而沒做或做了沒做好的事,到了新年,往往要加上利息,希望把以前的損失都補回來。一想到要寫新年計劃,往往會感到即興奮又糾結,興奮的是有了一個新的開始,糾結的是,一年365天的計劃,如何寫得讓自己怦然心動有落地可行呢?
說好的要減肥,年底反而胖了五斤;
說好的要過六級,結果考試那天都沒起床;
說好的要升職加薪,結果跳槽了幾次,還是在食物鏈底端。
有人會把計劃不能落實這件事情,完全歸咎于自身,是自己懶,是自己沒有整天雞血滿滿,是自己沒法堅持。
從心理學上講,你越發這樣否定自己,就越難建立起完成一件事情的決心。最終陷入惡性循環,再也無法去達成一份“新年計劃”。
其實,無法完成計劃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可能不是你出了問題,而是你的計劃出現了問題。
我們需要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合理的,可實施的計劃,確保目標合理,可實現性強,易于分配和調整。
這樣,在未來的365天,你才能保持著對計劃的熱情,讓新年里的一切,變得有秩序。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制訂新年計劃的3000人群中,88%的人都失敗了,雖然其中52%的人在一開始時感覺自己勝券在握。與之對應的例子是,當哈佛幸福課上特爾教授問在座學生有多少人完成了他們的新年計劃時,幾乎無人舉手。 ?
計劃設定的很好,但現實很骨感,每次努力都是在完成去年制定的前年沒有完成的大前年的目標!
為什么有點人,每年的計劃都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呢?如果你不幸躺槍,請找出自己曾經制定過的一份年度計劃,看看不幸夭折的它,是不是被施了以下魔咒?
一、為什么有些人的新年計劃總是會落空?
你的手機里有多少app近三個月沒有用過,有多少微信公眾號總有數十條未讀,mark的文章是否有很多篇都沒看過。
開始我們都以為有很多時間,等到認真編排日程表卻發現時間所剩無幾。我做年度計劃的時候特別爽,好像寫下這些“愿望”分分鐘就能實現的感覺,然而行動肯定沒有制定時那么順利。
1、目標太大,無處下手
正視自己的能力,客觀評估難度。
我們往往會過高預估自己的能力。不知現實中你是否也遇到過類似情況:以為半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實際卻花了兩個小時;計劃著今日要早起看書,結果一不小心睡到了十點。時間黑洞是往往是我們未能完成計劃的重要原因。
要想改善這樣的情況,可以先試著記錄追蹤自己的時間。哪怕只記錄一周,收獲也會很大。
然而光有雄心壯志和雞血是不夠的,如果設立的新年目標不切實際,再多的熱情也會被執行計劃時遇到的冷水澆滅。
試想,王健林的一個億小目標,對月薪3000的工薪階層來說,現實嗎?所以,目標也是要有適應性的。
而要想目標設立的合情合理,首先我們要對自己的定位做一個剖析,我們要明確自己會什么、不會什么,外部環境需要我們有什么樣的能力,從而知道自己處在什么位置上,哪里需要改變和提高,找到方向,才能邁開設立好目標的第一步。
2、做計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外部影響和將來變化
以為每天都有大把時間,實際上你的時間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工作、朋友、家人、娛樂等占據的。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將外部環境根據目標進行有利的改造,讓環境促進自己主動完成計劃,達到目標。
3、缺乏意志力
一整天忙碌下來,大腦的帶寬用的差不多了,根本就累得不想動。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當你訂下年度計劃,認真執行一陣子后,你會發現,任何新目標都可以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再刻意執行。如果能夠好好規劃年度計劃,對人生會有意想不到的影響。
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想你達成目標的樣子,用結果激勵你繼續前行。
4、缺乏伙伴、監督
有時候真的是因為自己忙著其他事忘了,這時候需要有人去提醒你。
加入一個網絡社群或者和別人一起做同一件事,會增加你行動的概率。
5、并沒有讓你怦然心動
其實你并非真正喜歡做這件事情,做這件事情給你帶來的好處也沒有想象那么大,你不做它并不會死。
有些人的計劃,其實并不是他們內心真正渴望的東西,計劃本身就不現實、缺乏可行性,或者可執行性不強。
6、缺少行動力
物理里面有個距離公式:速度乘以時間等于距離。計劃就是距離,行動力就是速度。沒有行動,速度為零,你哪也去不了。
但是現在的情況正好反過來了:
有很多人是沒有執行能力的,但是卻指望可以通過“制定計劃”的方式,讓自己改變,獲得執行力。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克服惰性堅持到底。惰性是人的本性之一,改變人的本性是最難辦到的事。如何克服惰性太籠統,那就干脆拆解動作,形成習慣。
寫下你的各項計劃,在每一項后面注明要實現該項計劃你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還要加上詳細的時間安排。
比如計劃每天鍛煉的計劃,你可以拆分為午飯后散步兩圈,晚飯后樓下散步10分鐘并按照時間表每天記錄。試試記錄時間和習慣,通過這樣的記錄,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多好,知道理想和現實到底有多少差距,也會知道做某一件事需要多少努力。
通過記錄,我們就會對“設定目標”和“執行計劃”這兩件事有更客觀更清醒的認識,在每一次制定新的目標和計劃的時候,也就能更實際的安排事務了,如此一來,目標或計劃的可實現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未完待續,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呦)
支持原創,轉載請私信。我是【成長勵志】專題副主編慕新陽,喜歡我的文字就送個“喜歡”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