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黃自元學硬筆書法間架結構(七)
十三、橫長直短。
有些字,筆畫較少,橫豎分布組要有主有次。橫畫較長時,豎畫相對較短,如:十、上、下、士等。
1、硬筆“十”字的寫法。
長橫切鋒如紙,左低右高,頓筆收筆。
垂露豎頓筆起筆,一定寫直,寫挺,最后頓筆收筆。
2、硬筆“上”字的寫法。
垂露豎,頓筆起筆,自然收筆;
短橫直接起筆,左低右高;
長橫頓筆起筆,左低右高,略帶弧度,頓筆收筆。
3、硬筆“下”字的寫法。
長橫頓筆起筆,左低右高,頓筆收筆;
垂露豎自然起筆,寫直,頓筆收筆;
點畫輕起重收,安排好位置。
4、硬筆“士”字的寫法。
頓筆起筆,左低右高寫長橫,頓筆收筆;
垂露頓筆起筆,自然停筆;
短橫左低右高,頓筆收筆;注意兩橫間距的安排。
十四、橫斷直長。
筆畫較少的字,橫豎長度安排好主次和距離,橫畫較短,豎畫相應較長。如:才、斗、豐、井等字。
1、硬筆“才”字寫法。
橫畫頓筆起筆左低右高;
豎勾頓筆起筆寫挺寫直,和橫畫交叉前長后短;
注意撇畫的弧度、力度、斜度。
2、硬筆“斗”字寫法。
安排好兩點的距離和大小;
橫左低右高;
豎畫挺拔修長,收筆出鋒,力到筆端。
3、硬筆“豐”字寫法。
三條橫畫注意長短變化和間距分布;
豎畫中正挺直。
4、硬筆“井”字寫法。
兩個橫向筆畫一長一短,一個直接起筆,一個頓筆起筆;
豎撇不要寫太長,最后的垂露豎為主筆,要寫的堅實挺拔。
十五、上下有畫須上短而下長。
一個字其上下方皆有橫畫的時候,上橫短而下橫長。如:丕、正、亞、並等字。
1、硬筆“丕”字的寫法。
為避免雷同,上橫可直接起筆,下橫頓筆起筆;
撇畫寫的時候偏后一些,豎畫寫在短橫起筆偏后一些的位置;反捺向右下舒展拉開;
左低右高寫長橫,把其他筆畫都托于其上。
2、硬筆“正”字的寫法。
上下兩橫及短橫不再說,中間的豎畫要安排好距離,分析和觀察好兩豎與橫畫之間的位置距離再動筆。
3、硬筆“亞”字的寫法。
亞的繁體字,看起來像是兩豎把扁口字左右分開,寫起來比較復雜;
中間兩豎斷開之后,上下沖直;
兩橫斷開之后左右沖直。
四個橫向筆畫,只有長短變化,中間相隔的間距基本相等。
4、硬筆“並”字的寫法。
字頭左右兩點互相呼應;
短橫左低右高;
前豎稍短,后豎稍長,寫直;
中間兩點也是左右呼應,但要和上面兩點有點變化,避免雷同;
長橫左低右高,大膽拉長,所有筆畫托于其上。
十六、左右有直宜左收而右展。
一個字其左右都有豎畫的時候,左豎短而右豎長。
1、硬筆“目”字的寫法。
整個字形呈長方形,前豎稍短;
左低右高寫橫,稍頓,折筆向下,處理好橫折豎勾的折筆部分,后豎稍長,自然帶出一個小鉤;
中間兩橫不封死,下橫封口;
橫畫的間距基本相等。
2、硬筆“自”字的寫法。
只比目字多以個短撇,短撇在字的左上方時,其勢教斜,短撇在字的中間位置時,其勢較平。其余的參考目字寫法。
3、硬筆“因”字的寫法。
外框寫法,同目字,只是寫橫時加長,內部空間較方,里面的大字小巧而不失其勢。
4、硬筆“固”字的寫法。
外框寫法和前幾字同,中間留出足夠空間,古字小巧,它的幾個橫向筆畫和外框的上下兩個橫向筆畫間,間距基本相等,寫時安排好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