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微風輕拂,帶著春日特有的清新,溫度宜人。我和君生牽著兒子的手,慢悠悠地從菜市場歸來。路上,兒子突然開口:"明天二診,我有些緊張。"
要是放在以前,聽到這話,我的心準會"咯噔"一下——畢竟,初三學生的每一場考試,哪個家長不是神經緊繃?可現在,君生卻笑著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不過是場普通考試,別放在心上。"
這場看似平常的對話,卻讓我感慨萬千。曾幾何時,我也在育兒的焦慮中輾轉難眠,在婚姻的爭吵里疲憊不堪,在職場的委屈中懷疑人生。而如今,我們一家三口能以如此輕松的心態面對中考倒計時,這份從容,正是閱讀饋贈的珍貴禮物。
當育兒焦慮如潮水般將我淹沒,是書教會我放手。兒子初三后反常的放松,曾讓我日夜憂心,直到在育兒書籍中讀到"信任孩子才是最好的愛",我才驚覺,那些看似松懈的時光,反而讓他在無拘無束中穩步成長。現在的他,不必偽裝成"努力的乖孩子",在家就能自由舒展,這份真實與松弛,遠比分數更珍貴。
婚姻的裂痕,也曾讓我對幸福失去信心。無數次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冷戰,直到張德芬的文字點醒我:"當我們處理好了與自己的關系,就能更好地與伴侶相處。"學會坦誠表達情緒后,我和君生不再是針鋒相對的對手,而是攜手同行的伙伴,那些曾經難以跨越的矛盾,如今都成了理解彼此的契機。
在職場中,我曾因不懂拒絕而傷痕累累。是《被討厭的勇氣》讓我明白,劃清人生界限才能贏得尊重。當我終于學會說"不",那些強加于身的負擔漸漸消失,我也找回了掌控生活的底氣。
40多年的人生,跌跌撞撞才發現,那些讓我輾轉反側的痛苦,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原來早就在書頁間寫下了答案。書,是黑夜里的燈塔,是迷茫時的向導,更是治愈心靈的良藥。每一次翻開書本,都是與智者的對話,都是一場自我救贖。
如果你也正被生活的難題困擾,不妨翻開一本書。或許在下一頁,你就能找到照亮前路的光,收獲破繭成蝶的力量。畢竟,讀的書多了,人生的路,自會越走越寬,越走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