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L(National Theatre Live)將話劇展現于網絡,讓我也能看到《天窗》(skylight)。
劇中三個人物,男人、女人、孩童,或者老年、中年、青年,不必界定清楚,核心是精準的臺詞將天真、無奈的情感暴露。
每個人都是過往環境下的產物,不論追尋這樣那樣的理想,還是對日常生活的妥協,始終都只是按自己的天性走下去,或許不合情合理,既使連自己也弄不清哪些是自己真實的想法還是虛假的偽裝,但只要有一絲愛意,則不會空洞和丑惡。
人所處的地位、年紀不同,所站的立場會不同,可能多數人一生地位境遇變化不大,沒有起伏,但年齡變化帶來的認識和行為變化則少有人在意。當我們把自己定格在當下時,一切都是那么注定和當然,苦痛無法回避,美好似乎輕到握不住。
昨天又讀了她的文章,一個年輕女生記錄自己的點滴感觸。和劇中臺詞相比,她顯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語言去表達,或許因為她沒有用一種和自己親密的人對話的方式,而是以向眾人宣講的語氣(大陸作文的通病)。
當我們在網絡上發文時,是否總想像是站在一個臺階上向路過的人群演說。
不愿談論劇中的表演,因為我愛戲劇。
昨晚看完《天窗》,一縷年終才有的悲觀沮喪爬上來,似乎自己還是那么不夠好,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前景暗淡,諸多束縛,等等此類。然而,38歲的年紀已經教會我,一切沒那么糟,只要去行動,總會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總有好的一面。所以我調節了幾秒鐘呼吸,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