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校園十大歌手再次落下帷幕,衷心感謝12位選手給我們帶來的精彩表演。在我看來比賽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通過初賽層層選拔到最后可以唱歌給幾千人聽,我覺得對歌手們來說都是一種獎賞,對兩個月以來堅持努力訓練的歌手們最大的獎賞。
今天要聊的是我們經管歌藝隊的發展,如果您有興趣了解,請看完全文之后給我留言,我也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意見,并且傳承給下一代的小師弟師妹們。
首先我們先來看兩個數據:
經管歌藝隊每年隊員人數在15人左右,四年大概60人。根據以上數據可得出初步結論:至少四分之一的隊員能夠進入校十大復賽,六分之一的隊員能夠走到決賽。
我沒有做更具體的漏斗模型分析,即根據“實際轉化率”來展現更直觀的數據模型。但是有一點是我今天特別想在這里進行分享討論的:衡量一個隊伍的好壞標準是什么?
隊伍建設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說,小空很努力很用心去服務歌藝隊,致力于指導與教學,因此大家無論從實際成績還是隊伍風貌給大家感覺都非常“厲害”。對于這個觀點,我是持感激心態的,感激付出最終有收獲,感激大家的認同并堅持修煉提高自己。
但是也有另外一種觀點讓我思考反省至今:隊伍內部競爭對比嚴重,優質資源傾斜,導致從態度或者唱功的兩極分化現象。對于這個觀點,我不斷反省,向致力于隊伍內部氣氛建設的阿澄和FuFu學習,真的獲得了很多感觸,也看到了越來越好的積極氛圍。
回歸上面的數據,以及四年來的觀察體驗,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1,大多數隊員都沒有在大一就拿到榮譽,但是只要堅持修煉,就一定能有進步甚至是實際的成績;
2,跟一個人練習相比,經管歌藝隊團結、互助、專業的氣氛更有利于音樂的交流分享;
3,只要能被選進經管歌藝隊的,身上一定有我們肯定的閃光點,或者是我們預測到的未來的潛力,這些都值得鼓勵大家自信地在所有人面前展現歌喉,把最驕傲的你唱出來。
后續建議
畢業了,割舍之情難斷,能做的就是用這樣可追溯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對于即將迎接下一批新生的15屆隊員們,老老老師兄想說的就是:
第一,要堅持修煉歌唱,愿大家都帶著歌藝隊的身份自信地在各種舞臺上表演;
第二,不用擔心以后唱歌不懂教的問題,師兄姐隨時能給予支援,我們都在一起;
第三,希望下一屆歌藝隊更加活潑,能不能讓他們真正愛上音樂就看你們的了;
最后,以上所說的僅代表空叔一人觀點,請未來嚴重參考FuFu隊長和阿澄老隊長的意見。
————致我最驕傲也最愛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