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雙十一,女人們扎堆在一起,分享了各自剁手的好物、省錢的攻略,然后不約而同地進入了吐槽老公模式。
A說:“我老公的眼光真是差得不行,他給女兒挑了鞋子,我覺得很丑呀,又貴,質(zhì)量又不好,搞到我很嫌棄,只好自己又重新挑了一雙漂亮的質(zhì)量好的性價比高的鞋子?!?/p>
B說:“我老公也是,直男審美,買個床單,感覺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用的,關鍵是,他已經(jīng)下單了,感覺買回來以后我都不想用?!?/p>
C說:“我老公買的餐具,居然是釉上彩的,都不知道質(zhì)量過不過關的,也是不會挑東西?!?/p>
我在一旁聽得尷尬,插了一句:“你們老公還是挺好的嘛,知道家里缺啥需要啥,關鍵是還會費心思去買,審美嘛,不能要求每個人都一樣的,不一樣是很正常的,這些都是小事,不必要求太高,雞蛋里挑骨頭就影響感情了。”
D說:“我就是要追求完美,不想隨便,什么都隨隨便便生活成什么樣子了?!?/p>
“對呀,對呀?!?/p>
“那你們可有得操心咯”,我嘆了口氣說。
“可不是嗎,讓我老公泡個牛奶喂寶寶,也搞得亂七八糟的,真看不下去?!?/p>
“……”
于是,我閉嘴了。
各種挑剔,各種嫌棄,分分鐘讓你的老公變成“你分分鐘想掐死的老公”。
追求完美、追求好的生活質(zhì)量、不隨便、不講究,這一碗雞湯沒有毛病。但是,打著追求的名義來挑剔嫌棄、斤斤計較、批評和歲月靜好、完美幸福真的沒有兩毛錢關系好嗎。
我們反對家暴,卻不知語言暴力能傷人于無形,并且陰影巨大、難以修復。
我們小的時候,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試爭取考滿分,是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夸贊,一時失手成績不滿意,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讓我們悲傷不已。
長大成人后,我們明辨是非、獨立自主、會思考,但是多年前的那個小孩并沒有離我們而去,他藏起來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稱贊,希望被認同。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我們在滿足了生理、安全、愛和歸屬感的需求之后,勢必并且迫切需要滿足被尊重、被認同的需求。同理,當我們長期被朋友潑冷水,恐怕我們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任何正面的反饋都具有爆發(fā)的能量。別人家的老公往往是及時得到了贊美和認可的。我們讀書的時候,獲得很多表揚的第一名,勢必會加倍努力以期繼續(xù)保持第一名,因為他嘗到了被認可的甜頭。
當你在老公給孩子喂奶的時候,嫌棄他笨手笨腳,當你批評老公和孩子玩鬧時不注意讓孩子受傷,當你吐槽老公買的衣服不好看,勢必會收獲一個一回家就只會玩手機、對家里的一切都無動于衷的老公。
好朋友小G最近經(jīng)常在票圈曬他們家的奶爸,說起來也是一件幸福,另我們羨慕不已。
我私下問她緣故,她告訴我一開始她也很嫌棄老公的眼光、嫌棄他笨手笨腳的樣子,后來老公對她的關心慢慢變少,感情濃度直線下降。直到有一天她生病了,想喝雞湯,老公給她熬了一鍋,她嘗了之后說“真好喝,老公你真帥”,她發(fā)現(xiàn)老公的眼睛都忽然明亮了。生病期間,老公一直照顧她,她也對以前的行為進行了反思,才恍然大悟。從此以后,她都走心表揚老公,并適當引導老公,于是她的老公就成為大家眼里“別人家的老公”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況是枕邊人。能下廚、能帶娃、能干家務、能通下水道、能工作的女人是能干的女人,能抓大放小、能找到支點用杠桿撐起生活的女人才是強大的女人。
今天是雙十一,愿你有個能清購物車的好老公,愿你現(xiàn)世安穩(wěn),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