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可以在網絡上遇見彼此,找到同類;這也是一個最殘酷的時代,如果你不描繪,不行動,就不會有未來。已經忘了是在什么時候關注到他,因為他有著我最欣賞的超級行動力。
每天在我早晨醒來,打開手機,經常看到的是一組數據,跑完10k,運動2小時,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累計跑量***,我內心對這樣的人欽佩的,在朋友圈各種曬矯情曬努力曬好生活好品味曬老公曬娃之中,有這樣一個超級自律而又自省的人,不啻為一股清流,每次看到都暗暗下一次決心,我也要這樣。用行動說話,用結果說話。因為欣賞他的行動力,我把他的朋友圈從頭到尾的翻了一遍,幾乎和《奇特的一生》主角柳比歇夫一樣,他的生活就是將做的事通過時間統計進行分割和組成。這不禁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生活,現在大家在擁擠的生活和工作之間,都突出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時間管理問題。
但什么是時間管理呢?
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劃和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現對時間的靈活以及有效運用,從而實現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標。
但是我同時有個驚人的發現,很多人以為在單位時間內做事越多,效率越高,說明時間管理越好。這不禁開始讓我審視自己的生活當中,究竟這樣的人真的是效率最高的人嗎?事業做的比較好的人嗎?
通過觀察,我發現這個結論真的不是絕對的。我一個同事,她是重慶人,做事風風火火,不了解的人,甚至我剛開始都會有一種錯覺,她雷厲風行,做事干脆利落。但是同事久了以后,我發現她最大的問題就是一味的追求快,追求早點把事情完成,這種狀態導致她在工作過程中總是充當一個救火員的角色。本身因為也是副總職位,在權責分的不是很清晰的管理權限中,由于自己也沒有充分的思考過究竟在單位的管理角色當中該充當什么的職能,每天我都能看到她穿著高跟鞋叮叮咣咣在辦公區域快速行走的步伐。由于她是南方人,性格火辣,溝通方式比較簡單粗暴,經常會發生誤解導致溝通成本很高。最重要的是,她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收拾自己辦公桌上的綠蘿。綠蘿從剛開始的繁盛到后來的凋零,無聲的控訴著。
看過電影《阿甘正傳》后,我更堅信了這個理念:在認定的事情上,進行微小優勢的正向積累。從10小時開始,100小時,直到10000小時,一步一個腳印達到理想之境。在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有想法的人,也從來不缺少聰明人,但是往往到最后最大的贏家反而是能堅持到最后的。
當我意識到這點,就開始在閱讀和寫作方面下功夫。斯蒂芬金說:“當你發現自己有某方面的才華時,你可能會為此練習到指頭流血、眼睛突出,每次練習都像是一場完美的演出,就算沒人欣賞,你仍會樂此不疲,閱讀和寫作就像學樂器、打棒球、練短跑一樣,同樣都要努力的練習,我建議每天至少要花4到6個小時來閱讀和寫作……持續的閱讀,在不知不覺中可以引導你進入一個渴望寫作的情境。”
閱讀和寫作之與我來說,從小到大都愛,但是當我真正開始去下功夫的時候,還是遇到一種障礙,在練習的過程中總會時而不時的出現倦怠和疲憊感。而這時候的心理狀態需要非常重視,每當你戰勝一次自己,自信和成就感就會提升一級。直到形成巨大的慣性,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也相信,在一個方面上持續的積累,終會產生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