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禮物》里有句話:“一段良好的關系就像舞蹈,它們的基礎是相同的。在舞蹈中,舞伴之間不必緊緊抓住對方,因為他們相互信賴地舞著相同的舞步。如果抓緊的話,勢必會使得腳步僵硬,破壞了舞蹈本身變化萬千的美。”
愛情如此,親情如此,友情亦如此。
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像舞蹈一樣美好的關系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像跳亂了節拍的舞蹈,相互拉扯著,相互踩到腳。
令人既不愉快,也不舒服。
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中的曹七巧,一輩子也沒有跳對節奏,是一個專門踩人家腳的高手。
曹七巧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小商人家庭,為入豪門嫁給了大戶人家的殘疾兒子。她欲愛不能愛,又受到夫家人的歧視和排擠,她的心靈漸漸扭曲了。
等到她婆婆,丈夫去世后,她終于分得豐厚的家產,變成了有錢人,卻也熬成婆了。
她用她的青春和幸福,換來了她想要的金錢。
她也幾十年如一日地戴著黃金做成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她自己得不到幸福,她也不許別人好過。她甚至拉著她的子女來陪葬。
她的女兒長安,七巧財大氣粗,覺得自己一輩子養得起她,便有底氣左右和控制她的人生。
女兒上學的時候,她動不動就去學校吵鬧,害得長安無臉再見老師和同學,只能退學在家。
七巧覺得錢可以收買一切,可以解決一切,可以控制一切。
她逼女兒長安裹腳,用鴉片給她治痢疾,讓她染上毒癮……
她的胡作非為讓女兒漸漸沒了自己,漸漸變成了第二個七巧。
在美好的年華里,長安就如被母親培養的一朵罌粟花,遠遠看著還有燦爛的顏色,但再也沒人敢靠近了。
她三十歲還沒有男朋友。七巧說:真沒人要,養活她一輩子,我也養得起!
她以為有錢,為女兒花錢,就算對得起她了。對她的譏諷和控制,也心安理得了。
對兒女的養育,哪是錢能堆砌出來的?
后來女兒經堂妹幫忙,和留洋回來的曹世舫訂婚。沐浴在愛河里的長安想借此改變命運,擺脫母親的控制。
長安積極地戒掉毒癮,穿著定制的旗袍,言談舉止如一個淑女。她想給她未來的夫婿一個美好的印象,但七巧偏偏要破壞她。
曹世舫第一次登門拜訪的時候,七巧說長安再抽兩桶煙就下樓了,讓他先等等。曹世舫大驚失色,沒想到他心目中幽嫻貞靜的閨秀竟然是一個鴉片鬼。
長安在母親的淫威下,只能無奈跟曹世舫結束婚約。七巧畸形的愛,斷送了女兒長安一生的幸福。
她緊緊地拽住女兒,用她的黃金枷鎖,鎖住了女兒的一生。
同樣,她也不讓兒子長白活得痛快。
為了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她給他操辦了婚姻,不管兒子喜不喜歡。
娶了兒媳婦又怕兒子給兒媳霸占了,又極力破壞他們小夫妻的感情。
造謠中傷兒媳芝壽,又指派娟兒給兒子做姨太太,以達到牽制全家的目的。
七巧在自己精心布置的套中,活得憋屈,變態。她讓她的兒女,媳婦和一家人都活在套中,一起難受一起掙扎。
其實,如果七巧能放下之前自己作為受害者的枷鎖,開開心心地跟兒女享受天倫之樂。人生定是另一番景象。
放下,才能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