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先森都是儀式感匱乏的人。我們的原生家庭都是艱苦奮斗的家庭,長期處于經濟不寬裕的狀態。我們父母輩巨大的生活壓力和改變自己命運的自我要求,導致他們沒有精力去考慮儀式感。而我們,自然也沒有耳濡目染學到這一切。
現在,人到中年,回顧過往,記憶里最深刻的場景,多數都能找尋出儀式的蹤跡。儀式就像一根細細的絲線,穿起生命里那些永駐心頭的瞬間。
第一個記起來的是十二歲的生日,父親為我買了一架玩具小鋼琴,還有一些奶糖。沒幾天,因為要去拜訪朋友缺少合適的禮物,玩具小鋼琴又被轉送給朋友的孩子了。奇怪的是,我的記憶里根本沒有不滿和遺憾,只留下了看到粉色的小鋼琴和奶糖放在客廳的桌子上,陽光從窗戶射進來那美好的景色。大概是因為,父母親記得我的生日,專門為我買生日禮物,已經比禮物本身更令我開心了。
第二個記起來的是我媽媽的生日。那時我不記得是讀小學還是初中,手里有一些零花錢,有一年媽媽過生日的那天,我乘坐公交車去城市里唯一的一家蛋糕房里買了一個蛋糕,揣在書包里帶回家給媽媽。那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蛋糕,但我直到現在還記得媽媽那高興的樣子。后來的這些年,媽媽總是不愿意讓我買禮物給她,而我,也真的很少再買禮物給媽媽。抱歉,媽媽!
后來,讀了大學,幾乎每一個生日或者節日都會收到精心挑選的禮物。大一的時候收到一瓶香水,買香水的那位同學據說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錢, 買完香水只能步行回學校了。可是那些時候往往只有小小的感動,卻沒有深深的驚喜。也許,對于我來說,得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共鳴和心靈的相依。
還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生日,那時我和先森還沒有結婚,我生日那天約好一起吃飯。不記得是我遲到了還是其他什么原因,見面的時候先森已經有點生氣了,一見面氣鼓鼓的把手里的禮物遞給我。那是一個Hilly的包,那時我剛剛畢業參加工作,沒有任何品牌的概念,只是知道做工精美,應該價值不菲。后來那個包用了好多年,是我那幾年最貴的一個包。包帶斷了,我又從網上淘了一根顏色相仿的包帶配上,很是得意自己的智慧。后來,先森去日本,又為我買了一個Burberry的包,刷新了個人最貴的標桿。以我自己的收入,買個名牌包也不是什么難事,可我總不愿意把錢花在這些地方。而另一方面,我最貴的包和衣服,都是先森買的,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感謝你!
說來說去,先森的生日沒有一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概每次也就是全家一起出去吃頓飯,我也沒有特別的買過禮物給他。一直怪他沒有情調,不會制造浪漫,原來我想責怪的是我自己過于單調的一部分。
那么,從今年開始吧,讓我們好好計劃這一年的節日,為未來留下美好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