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已有,真愛自己
時間地點:星期一,Raaba
天氣:晴轉雨
情緒:好
昨日入睡:21點59
今日起床:4點59
一句話總結今天:重點是閱讀和書寫,也有聯系朋友和陪娃,覺得做的事不夠;猶豫中還花費了很多時間看公眾號。
今日流水:
早上寫兩篇日記;早餐,送娃。
上午走路、拍照;閱讀一小時,寫書評兩小時。
下午簡單收拾家務,和老鄉聊天,接娃,做飯。
晚上講故事,做RICE練習,哄睡。
1.感恩自己創造的不可思議的今天。【成就日記】
1)閱讀完《終身成長》并寫了書評。這是今年第30本書閱讀的、第3本寫書評的書。繼續深化對“成長型思維”的認識,培養和保持成長型思維。
2)打印書中圖片貼在鏡子上,時不時抬頭看到,就會跟著思考“對我來說,今天有哪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對我周圍的人呢?”、“我將在何時、何地、用什么方式開始實行這個計劃?”等等。
3)聯系老鄉問問近況,感覺挺好的。
2.感恩自己今天對自己情緒的覺察。【覺察日記】
發生:
總是有種這個沒做、那個沒做的感覺。
覺察:
1)我優先按自己興趣閱讀和寫書評了,潛意識可能覺得這是“不務正業”,所以做完后有點評判。
2)我在評判的過程中產生了干擾,反而未及時安排時間給德語學習、陪娃準備等。就在猶豫中花費了大量時間看公眾號。情緒真的影響時間管理。
3.感恩(愛人,父母,或者寶貝)。【賦能日記】
我還是對賦能部分有困擾,想重聽Amy分享但帶著娃不方便,于是網上搜了一下“賦能”的解釋。
知乎陳鐸說:“賦能”顧名思義,就是給誰賦予某種能力和能量,通俗來講就是,你本身不能,但我使你能。它最早是心理學中的詞匯,旨在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
知乎張兵說:高人傳授內功,讓別人快速成長的過程,就稱之為賦能。對于每天寫一篇文章而言:你若賦能,便是晴天。如何賦能呢?在哪些方面賦能呢?張兵我剛才已經說啦,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幫助讀者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質量,做成他想做的事。
到此時,我的感受是:賦能是讓本來的“不能”變成“能”,這是很強大很有愛的能量;賦能是雙方的,你們給予我能量,我也給予你們能量,我們彼此賦能、越來越好。
1)家人:
感恩家人,可能覺得我們很忙吧,很少主動聯系我們,當我發孩子們的照片過去,他們就回復笑臉。謝謝你們讓我們放心地忙著自己的生活,這份愛,我們感受到了;我們也將更多地發照片、發視頻回來,我們的愛,希望長輩們也能感受到。
2)愛人:
感恩愛人關心我們。這是疫情以來第一次回辦公室辦公,我知道你手頭任務多,肯定比較忙,可是你還在下午三點多打電話來問家里怎么樣。一定是注意到下大雨了,怕我接娃不方便。
之前的你也是這樣,盡管忙,但每天都會打電話回來問家里情況。這是你愛的體現,以前的我比較忽視,現在我更能體會到了,就把你服務的行動想象成、轉化成“肯定的言詞”啦。哈哈哈。
3)yiyi:
4.感恩思考重新塑造了圓滿。【反思日記】
1)時間管理:其實還是情緒影響了時間,而自我意識又影響了情緒。
我應該肯定自己閱讀和書寫的意義,誰說在工作日工作時間就不該花時間在閱讀上呢?我的身份目前是全職媽媽啊啊,又不用上班,家務也不多,哈哈。
而且閱讀完后立馬做德語學習,完全來得及。
2)人際:抓住機會又跟一位多年未聯系的老鄉聊天。
趁有機會多跟人溝通一下挺好的。
5.感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悅納日記】
感恩感恩營點評員恬恬寶寶和綠楊寶寶,她們點評真的很用心很溫暖,我好喜歡好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