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稱之為偉大的母愛,有的時候也許會成為我們的一種羈絆,使我不能呼吸,想要迅速逃離。
母親節的時候,朋友介紹給我一部日劇《mother》。里面大多講的是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各種關系。劇集不多,只有11集,但確確實實的賺了我大把大把的眼淚。
提到母愛,大多數人的反應也都是無私的,偉大的,毫無保留的。就連電視劇中也會說“這個世界上其實有三種人,男人,女人和媽媽”。媽媽,是一個多么特殊的群體和稱謂。
都說,沒有媽媽會不愛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我想說的恰恰相反,沒有孩子是不愛自己媽媽的,這種愛,在孩子還沒有獨立之前,更甚。
電視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7歲的小女孩憐南。當她的繼父對自己進行虐待的時候,親生母親對此視而不見,憐南也是毫無怨言。她扔了憐南喜愛的書籍,憐南報以母親附和的燦爛微笑。身上經常傷痕累累,但是在兒童保護中心的人問起時,卻總是謊稱是自己不小心摔的。
幼小的憐南,為什么選擇如此袒護自己的媽媽,也許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她,太弱小了。只能依靠媽媽。對于媽媽來說,她只是一部分,略顯多余的一部分。但是對于她來說,這個時候的媽媽,卻是她的全部。
當媽媽把她像垃圾一樣,和一些殘羹冷炙一起扔在家門口,差點讓她凍死在寒冷冬天的夜晚時,救了她的老師,成了她心中真正想要依靠的媽媽。
幼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有些時候甚至比大人更甚。當你對她不好的時候,其實她是能感覺到的。只是因為不夠強大,逃脫不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都打著愛的旗號,來對我們發號施令,想要讓我們按他們的意愿行事。
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也許,我們可以做到。但是,當我們越長越大,接觸的世界越來越多,便會有了自己的思考。這個時候,也許我們會衡量,父母讓我們做的到底是對還是錯,我們有了自己的判斷。
當這個判斷結果和父母的命令背道而馳的時候便產生了矛盾。就像很多人說的,為什么小的時候,孩子那么聽話。長大了卻越來越叛逆。
這些,真真切切的就發生在我的身上。很多時候,我想表達對爸媽的愛,但是卻不知從何說起。往往是說著說著就變了味道,最終以各自受傷結束。爸媽也經常感慨,為什么小時候那么惟命是從的我變得如此叛逆。
在父母身邊的我,常常感到束縛,壓力,拼命的想要逃離。我曾用相愛相殺來形容我和母親之間的關系。強勢的媽媽,想要滲透到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就連加班的時候,也幾乎是每兩三分鐘就要問一下什么時候下班。因為馬上到來的世界杯會有很多加班時間,熬夜加班也會是常有的事,領導給我們預定了單位附近的酒店,加班太晚的時候可以直接去酒店休息,但是老媽卻明令禁止,要求我不管多晚,哪怕凌晨都必須回家。這所有的一切,讓我窒息。
和憐南的媽媽不同,我知道,我的媽媽是愛我的,非常愛,所以我的任何思想動向,穿著打扮,行為舉止,她都想要深入了解。但這樣的愛也同時給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我常常問自己,這么多年是怎么過來的?是不是可以有一種永遠解脫的辦法?當我意識到這種想法對我的影響有多大的時候,當我萬般無助走進了醫院,那一紙重度抑郁的結論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是如此的驚慌失措。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一天可以走出這捆綁在身上多年的枷鎖。母愛的羈絆已經讓我無法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