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是“失控”的,這句話在我看完「三體」過后,感受尤為深刻
這種失控從本質上來說,是因為所有的事物和人一定會往無序的趨勢發展,比如一臺汽車久了就會容易故障,一個房間久了就會臟亂......
要想擺脫這種無序,就得注入外部的能量進行干預,對應舉例就是:科學使用汽車并多花錢進行正規保養,定時打掃房間并進行合理收納......
以上就是熵增定律
對于個人的生活、工作、家庭,包括所有的場景,只要你想改變,就得你自己注入新的能量去修正
為什么談這個話題,是因為今天股市又綠了,綠油油的一片,所對應的場景竟是到處一片哀嚎,說實話這挺讓我反感的,漲了就一片歡呼,跌了就各種抱怨
無意得罪誰,但這正是典型的“弱者思維”,帶著這思維炒股極其容易淪為股票,奉勸早點離場
從本質上來說,股票對應的就是一家公司的生長情況,從長周期上來說,所有的企業都必然是在對抗熵增,也就是所有的企業都是在走向消亡
這并不是悲觀,而是客觀事實
所以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講:如果想要投資一家公司,就試著看看市場客戶需求,哪些是10年以后不會發生改變的
恰好這也講明白一個道理,用變化的思維去尋找不變,這考驗的是你看待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的方法論
一家公司是怎么盈利的?
它能創造什么價值?
提供什么產品?
面向什么人群?
針對什么需求?
如何營造差異點?
通過什么方式傳播?
通過什么渠道銷售?
如何收回成本?
如何積累口碑和品牌?
它的上游是什么?
下游是什么?
大環境是什么?
依托于哪些因素?
整個業務鏈條如何連接起來,又如何環環相扣地存活、發展下去
如果不下這些功夫,自然也就處于失控狀態,找不到相信的理由,找不到持有的理由,內心陷入混亂,自然一漲就開心,一跌就罵娘
賭徒常常會把投機行為誤以為是在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