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京報的調查報告:失控的魚塘 | 小魚塘獸藥亂用,孔雀石綠多地曾檢出,有養魚人稱不吃自養魚
首先科普一下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作為添加劑,主要是為魚類保活保鮮,但進入人體后,其代謝產物具有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毒性,因而,孔雀石綠具有高毒素、高殘留、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在人體殘留時間長,對人體的危害是積蓄式的。有的人雖然攝入量不多,不會有明顯的中毒癥狀,但當體內孔雀石綠積蓄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發各種疾對人體危害極大,早就被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是全國重點打擊的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之一。
由于魚在生長期內會出現各種疾病,很容易導致大面積死亡,尤其在夏季,進入高溫天氣時,水體環境惡化,極易暴發流行病。一旦爆發流行病,整個魚塘就會迅速蔓延,數萬尾魚就會在一天之內死光。對于養魚業主來說,經濟損失是很大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養魚業主們會提前用藥預防,并密切關注魚的狀況。稍有異常,就會馬上給藥。多以抗生素和獸藥為主,有時還會用一些植物用藥,至于是否對人體有害,業主們自己也說不清楚。
據記者在某地區調查發現,所有私人魚塘均屬無證養魚,在養殖、投藥過程中也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且均無記錄。更有甚者,所投獸藥均屬違禁藥,上市銷售也無需檢疫合格證。
經了解,當地魚塘經營者都沒有任何“證書”,也從沒向當地工商或漁業等任何部門備案。用他們的話說:從來沒聽說還要辦許可證,也不知去哪兒備案,當然也從來沒人來查過。
無證養魚,被追究起來也無大礙,可是,在養殖過程中,投藥過度或者投入違禁藥品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就不是小事了。
水產專家表示,魚類用藥都有殘留限量,例如恩諾星沙,可以治療畜禽及水產細菌性敗血病、爛鰓病、赤皮病等。如果超標,會使人嘔吐、腹痛、腹瀉,損害泌尿系統。
多么可怕的專家警示,又是多么可怕的“毒食”!
從養魚到賣魚這個供—銷鏈條中,如果有一個環節能夠有效把控的話,就不會進入到人們的口中。
據說監測部門不是不管,只是,無證魚塘不計其數豈是目前的監管機構所能消化得了的?所以只能抽查檢測。即便是抽查檢測也不能天天有,有時候,一年也輪不到一次抽查。這樣的監管力度,怎么可能為人們健康做保障?
難怪養魚人說:我們從來不吃自己養的魚。
養魚人不吃自己養的魚,你還會吃他們養的魚嗎?
早些時候,聽說養雞的不吃雞肉,因為生長素;養豬的不吃豬肉,因為瘦肉精……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奶粉中三氯氰胺致毒……
我們到底還能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