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船(一)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在故鄉(xiāng)的日子,最是喜歡在日出之前來到江邊,登上新筑的樓亭,憑欄而坐。清晨里,天空染著澄明的藍,東南向季風裹挾江水的濕涼,襲面而來。

我的故鄉(xiāng)由一條江繞著,江的對岸有一條國道,一個小型車站,一個果蔬批發(fā)中心,近年來又新建了座服裝城,衣食住行里它占了三件,這就是江的這邊想去江的那邊的原因。一直以來,江邊鄰里幾個鄉(xiāng)都有小販渡江過去做一番采購,再販回村里售賣,賺點差價。在工業(yè)不甚發(fā)達的鄉(xiāng)鎮(zhèn),這不免為一個營生之計。他們會在黎明時分趕到江對岸,于八時前后回到鄉(xiāng)里,卸下販來的貨物交由家人去擺弄,才偷得片刻時間吃個早飯。行經營事者,方能體會其中的辛苦。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的故鄉(xiāng)得到允許建了個小渡口,鄰里鄉(xiāng)民要去對岸,多經此搭船渡過去。后來距離我們村三四公里外建了座橋跨了過去,但因著要繞遠路與禁摩政策,渡口依舊運營著,節(jié)日里還需增開一渡輪方勉強應付過去。

現(xiàn)在運營的船已很現(xiàn)代,船長考核合格后領證上崗,不大的渡輪偶爾還要馱小汽車過江呢。小的木制漁船如今僅剩一兩艘,零散落在鋪滿水浮蓮的江岸邊,由一簡易搭造的獨木板橋接引打漁人上岸下船。小木船有個大大的肚子,船身向兩頭收鈍,套上廢棄的橡膠輪胎護著船沿。船的一頭安著一臺推進用的機器,發(fā)動時‘突突’地響,船便在江面飛馳,船長往往挨著機器坐著,銅黑的手熟練地搖著舵控制著船的航向。坐著小船渡江,自然多出幾分風險,人安坐后便不可隨意走動,上下岸時需配合著有序上落,風大雨大的日子自是不敢開動,夜里沒有航燈,也是輕易不開動的。只記得有一次,不知因何事由,在夜里家人央著相熟的船夫把我們送過了岸。那是我記憶中唯一一次坐著那小漁船,現(xiàn)今已不能憶起當時的心境。

小小的漁船也有它的生活情調。晌午時分或雨天,在船中段拉上拱棚,兩人勻稱地對坐,架上一塊平的木板,便演起功夫茶來。浩浩江面上懸一孤舟,也可暢談人生天地。當有貨輪過江時,便可享受一番驚險刺激的左擺右晃。貨輪是有被告知航渡的,在距渡輪航線足夠遠的地方,便鳴笛示意,放慢了速度。其實這江面足夠寬闊,又無視覺阻礙之物,人們早早便從它的煙囪認出它來了。

小時候喜歡來這里坐著看船,是因為岸那邊有時會過來你想等的人。所以很多日子便在這渡口消磨過去。因著這個緣故,長大后我仍喜歡往這渡口跑,即使再不等候何人。一個人望著開闊的翻著白粼粼的江面,郁結的心慢慢被風吹的舒暢,等著夕陽的余暉來催促自己回家。

日前在海心沙,談起對這游輪的體會,總覺得平平無奇。它畢竟沒有承載我的回憶,沒有有驚無險的搖晃。它就只是在江里游著,末了又回到起點,如此一來,便不及故鄉(xiāng)的船,可借以渡人生。

注:圖片取景非故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