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
對于我這個已經奔“二”的人來說,貌似一只腳已經踏出了這個冒著粉紅泡泡的詞了。
第一次感覺自己老了,是被人叫阿姨的時候吧。那兩個字像閃電一樣瞬間沖破了空氣,我背著書包呆呆的站在那里,嘴也因為震驚大大的張著好似能放進一個雞蛋,可那孩子,用她無辜的眼神看著我,稚嫩的聲音在我耳邊再次響起:“阿姨,你沒事吧?”
對于青春,貌似有很多名句給它貼了很多標簽。
有人說青春像風,讓你抓不住它。
有人說青春像水,你捧在手里,它便會隨著指縫流逝。
可我覺得青春既不像風也不像水,因為它不是來去沒有痕跡,也不是風干后就
可以當作它從來都沒來過。
我15歲出國留學,這個決定改變了我的一生。
剛踏出國門,比起預想的興奮,陌生,迷茫和未知瞬間把我包圍。我站在機場,看著眼前的人來人往,深凹的眼睛,如竹筍般沖天的鼻梁。那一瞬間,我想回家。
出了國,當務之急是學語言。我深深的知道,如果你想在外國人面前獲得平等二字,首先,你要張的了嘴,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經常有人問怎樣可以知道你的語言程度呢?
我總是不假思索:“大概是你和外國人吵架的時候吧!”
剛來的時候,我和媽媽每天騎著單車去培訓班學語言,其實從亞洲到歐洲,我們對這里的交通規則一竅不通。還記得當我看到汽車停下讓行人的時候的震驚,后來發現這不過是一個普遍現象罷了。
那天下著雨,媽媽騎在我前面,雨水流進了我的眼睛,我減緩了速度,當我用袖子擦干眼睛的時候,一輛汽車疾駛過來,一個轉彎,媽媽便直接從單車上飛了出去,我連滾帶爬的飛奔過去,媽媽緩慢地撐起上半身,我轉身剛想罵司機為什么拐彎不減速,才發現自己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我愣在那里,眼淚就快跌出眼眶。司機下車來詢問,我們什么也聽不懂,而我就像個傻子一樣,聽到疑問句我都回答—是。我哭著打電話給爸爸,然后我和媽媽想兩個落湯雞一樣狼狽的站在路邊,車來車往,不免的會瞟到我們一眼。爸爸很快趕來,可他雖然在國外生活的久,但一出國便塞到了工廠里,生活中多用手勢來解決問題。最后他不得不打電話麻煩自己的同事和司機交涉。那天我們回到家,一家人窩在一個房間里,給媽媽涂著紅花油。
那天后,我和媽媽就沒有碰過自行車。我寧愿走路一小時,也再不想冒這個險。三個月后,學會了一些日常交流,媽媽就停止了學習。我也就只剩下了自己,還記得六月的天,太陽燒的柏油馬路發亮,空氣也倉皇而逃。兩三點是最熱的時候,路上行人無幾。像放進油鍋的雞蛋,那熾熱好像要把我先打散再烤焦。爸爸問我要不要去學怎么坐公車,我連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我不想再面對我說話時別人聽到奇怪的口音后嘲笑的表情,也不想再去打開自己去學習新的東西,因為不停地適應生活,比起新奇更多的是疲憊。像嬰兒一樣所有的東西都要重頭開始,可這個世界不會像爹媽一樣寵著你,給你時間。我當時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果我去學習怎么坐公車,我要知道哪里買票。怎么買票,如何打票,哪站上車哪里下車…算了算了!后來的日子,因為不想折騰自己換來的就是被40度的大太陽烤了兩三個月。
那段時間,我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自卑和無力把我深深地淹沒,像一雙大手遮住我的雙眼又掐住我的脖子。在國內時,身為優等生,我不以為然的享受著老師的偏心和同學的喜愛?,F在呢?我獨來獨往,學習的辛苦和內心的焦慮吞噬著我,可我卻無人訴說。每當看到路上同齡人并肩作伴,打打鬧鬧的時候,無法用語言的羨慕之情便從心底涌出。我像個章魚一樣緊緊的網住中國的同學,希望時間不會沖垮我們之間的感情,可是人走茶涼,隨著眼界和環境不停的變化,我這個別人生活中的路人無疑就是應該被淘汰,踢出局然后被遺忘。
貌似被世界隔離,我不禁問自己為什么要來這里??僧斈谴挝矣挚吹搅税职钟檬謩萁鉀Q問題的時候,整個人像被一瓢冷水澆透,我們不是聾啞人,為什么不可以和他們站在同一個等級上交流?我重新打起了精神,時間也從未停止他的腳步。
轉眼間我已經被塞進了高中。其實當初在職業高中和正規高中之間猶豫過,最后還是不甘心,到今天,我感謝自己當時的倔強還有報填正規高中的勇氣。但很快我發現現實生活和學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除了要適應老師快速的講課速度和學校的學習氛圍,十幾門科目壓的我挺不直腰也喘不過氣。常常一節課下來,整張紙就寫了兩個單詞。同學們見與我交流有困難,便忽視我,無視我,最后蔑視我。每個班都會有自己的社交網絡的群組,可班長直接略過了我,一直到高三分班,都沒有人注意到少了一個人,或許注意到但無所謂。上火加上水土不服,我的臉慢慢的被痘痘侵占,還記得一天早上醒來,臉頰上一排痘痘讓我整個人都崩潰了。本來自己長的就算扔進人堆里都撿不出來,現在好了,變相的吸引著別人的注意力。
漸漸的,我討厭上體育課,因為每次分組我都是被剩下來的一個,像個等待領養的孩子又似臟兮兮的流浪狗,誰也不想靠近;我討厭和新來的老師做自我介紹,因為會被嘲笑奇怪的口音;我討厭考試,每次試卷發下來后那整張被紅筆刺透的紙,讓我的自尊心幾度跌到谷底。
還記得那天一個同班的男生玩球時砸到了我的頭,那個球直直地沖我飛過來,我站在原地過了一個世紀才稍稍緩過神來,他卻連個道歉的話都沒有,若無其事從我身邊走了過去,就好像我是個隱形人。其實也不能怪他,是我自己把自己變成了隱形人,語言交流有困難,我也沒有做出什么努力來改變現狀,只是每天來去蜷縮在教室的一個角落,大家拍掌大笑的時候我也大笑,提到我了,我就靦腆的一笑,如果想持反對意見,就不笑然后憋出一個NO。這個圈子沒有歡迎我甚至說排斥我,可我也從來沒努力過要進去,或是說我嘗試了,可幾次后,我放棄了。
那段時間,我尤其喜歡黑暗的環境,洗臉也不開燈,因為不想看到自己也不敢看到自己。又是一年,我給國內的大姨打電話拜年,快結束的時候她對我說:“你知道嗎?你努力不只是為了自己,如果你沒有取得成績,你的父母也同樣會顏面掃地,因為是他們把一個優等生培養成了一個一事無成的人。你舅舅家的大兒子…”是,我記得那次,媽媽提起舅舅的大兒子年紀輕輕變爬上了大學教授的寶座的時候,那羨慕的表情,她的眼神是帶著光的。我也記得別人問爸爸你女兒學習怎么樣的時候,遲鈍了幾分鐘后,“還行吧”三個字從他的嘴邊滑出,而他連人家的眼神都不敢面對。
我的人生就失敗那這種程度嗎?我重新打開了課本,逼著自己沉下心,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查找著意思,那本厚厚的大字典好像狼狽的案發現場,書角幾日就被我翻的皺起,頁子散落的我已經不記得粘了幾遍。墻上滿滿糊滿了便利貼,沒有什么特別的,都是些勵志警句,每當我覺得一張對我不起作用的時候,我便會用新的來代替,直到今天,很多都已經淡了痕跡,深深的嵌在紙里,但我依稀記得它們陪伴著我的一個個夏日,寒冬和深夜。我認真的聽課,也認真地準備著考試,婉拒了老師要把我的試卷簡單化的提議,我不想搞這種區別對待,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可以爬到哪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的可以跟得上老師的節奏,筆記也可以寫滿一整頁而不丟失一個重點,自然而然成績也有了起色。高二結束那年滿分十分的情況下,我拿到了8.42。
考試那天結束后,在分班前,我們去吃了散伙飯,我穿著一襲黑色無袖的連衣褲充滿著自信的出現在他們的視線里,同時也解開了綁了兩年的馬尾。那晚他們感嘆于我的優雅,我也一樣,因為我也幾年沒站在鏡子前好好看看自己了。那晚結束,我們和身邊的人拍了照片留作紀念,其中一位女同學說要把我們的合照發給我,可她翻遍了群組的名單都沒有找到我的名字,當她自言自語般的說出她的疑惑時,我的眼神掃到旁邊班長的臉上,定了幾秒,又回過頭給了身后那位女同學一個淺笑,然后大步邁進了來接我回家的車。
回首過往,比起別人的青春,酸甜苦辣四字我更傾向于酸,因為這世界上肯定還有更不容易的人,生活在掙扎中。直到今天,生活上的樁樁件件,我都第一個沖過去解決,把父母保護在身后,因為我再也不想他們被歧視和嘲笑。我的努力也讓父母提起我時重回了那份驕傲,我久違的那份驕傲,他們不再怕談起我的學習狀況,相反的,總是眉飛色舞的炫耀著我的種種。我現在還是一個人,上學放學逛街吃飯,或許已經習慣了吧,我不再羨慕別人,也學會了和自己獨處。打開水龍頭,看著燈光下的自己,偶爾被自己涂滿洗面奶時的樣子逗笑,笑夠了,認真的看著鏡子里面的她,然后一個淺笑。如果給我時光穿越機,讓我重新開始體驗青春是什么感覺,我的回答是不要。因為它已經給我了我太多,我也真心感謝那所有的一切,深夜痛苦的夜晚或是破繭成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