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心底的聲音,是2022年河南省中招考試語文作文題目。
不知道考場中孩子們會怎么解題,我看到的時候,心里微微的怔了一下。
這聲音是誰在什么情況下留在你內心深處的,是自己的朋友、師長、同學,或者是無意中遇到的陌生人?還是自己輕歷過一些事后的認知提煉?
從書中讀到的一句話?還是聽到的一個故事?都有可能。
為什么會留在你的心底,久久不會忘記,是因為這個聲音告訴你一些道理,還是這個聲音給你提供一些經驗,它給了你溫暖的支持?或者是深深刺痛了你的內心?
你對這個聲音的態度是什么,喜歡?感激?厭惡?不屑一顧,這個聲音又給你帶來了什么改變,讓人獲得了怎樣的成長?
一時間,思緒紛紛,竟沒想到一個明確的主題。
與以往那些主向明確的作文相比,這個題目給了人更多的思考方向,應該算是堅持了素養立意,有著較強的開放性。上網查了一下,這個題目別人考過,網上有許多范文,有記敘文體裁,也有議論文方向。
寫成議論文時,就變成了如何對待他人的觀點或如何面對不同的聲音。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大環境中,孩子們的獨立自主意識,思辨能力,批判精神都很可貴,再結合數例網爆引發的悲劇,可從正反兩面說開來。
因這個題目,陷入了深深的回憶,從小到大,有很多人對自己的成長提供了幫助,引導我向那些正確的方向前進。
爸爸說過:“今日事,今日畢。”
老師說過:“你在學習方法上,要有自己的特點。”
堂哥說過:“很遺憾,我只能去浙大了,你要好好學習,爭取走進一個理想的學校。”這些聲音留在了記憶深處里,留在了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支持著我求學路上最艱難的時候還能走下去。
上次查閱卷檔案的時候,偶然看見了自己的中考作文,題目好像是與理想有關。
整篇文章洋洋撒撒,半敘半議地寫了一大堆。從自己在書店買了一本《數學家傳略》開始,講自己轉變思想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的過程,中間還穿插了居里夫婦的小故事,立志長大了要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
里面的豪言狀語,現在看到都有點臉紅,沒有當上女科學家,都對不起當時作文里這顆澎湃的心,哈哈。
閱卷老師人挺好,給了一個相當好看的分數,估計也是有心助力這位未來投身科研的初中生。
長大了才知道,離科學家有十萬八千里,唯一跟科研沾點邊的,可能就是平時做個小課題。
畢業時,老師在留言冊上寫道:“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在成年的時候,實現了童年的夢想。”
哈,這樣說我這個快樂可有點不容易,誰讓我們那時候流行當科學家呢,這夢想也太大了點。
午夜夢回,見到當年的那個小女生,真不知道要說些什么。
親愛的朋友,在你的人生路上,遇到了一些什么人,經歷了一些什么事,又有哪些話,留在了你的心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