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是讓人生怦然心動最棒的魔法
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在開始整理后才驚訝的發現自己囤積的庫存量那么驚人。
嘗試讓自己變得無物一身輕,嘗試庫存減至最低限度的生活,才是迅速變身為整理之人的最短捷徑。
因為體驗過一次沒有多余庫存的生活后,那種解放的感覺會讓人上癮,最后完全不想再囤積庫存,反而當庫存用完時,會開始思考若持續不買的話能夠撐多久,嘗試用別的東西代替,或干脆省略等,有一種動腦的樂趣,生活變得更愉快。
擁有的東西會持續減少到剛剛好。
按“物品類別”,以“正確的順序”,只留下“心動的東西”,這件事,要“一口氣”,在“短時間”內“徹底”完成。
如此一來會有什么結果呢?首先所有物的數量應該會銳減,然后最重要的是應該能夠體驗到一種過去未曾感受到過的爽快感覺,并建立起對今后人生的自信。
當開始整理,東西持續減少后,發覺屬于自己確切數量的那一刻就會來臨。這是可以明確感覺到的一件事。在腦海中突然響起“咔嚓”一聲的同時,被“啊!原來我只要這些東西生活就完全不成問題啊”或是“只要擁有這些就能幸福地生活啊”這種感情包圍的瞬間就回來臨。
我稱這一刻為“確切數量的轉折點”,不可思議的是,一旦通過了這個轉折點,往后東西就絕對不會再增加,因此也絕對不會再次變亂。
經過整理,物品減量之后,自己在生活中重視的是什么,還有價值觀,都會變得一目了然。并非是要一味地追求物品減量、有效收納,而是要去嘗試用心動的感覺選擇物品,并學會用自己的基準享受生活。我認為這就是整理的意義。
相信心動的感覺,人生將會有戲劇性的變化。
請用觸摸的物品時的心動感覺來判斷,若衣服掛在衣架上會顯得開心,就吊掛起來。再怎么丟也沒關系,確切數量的轉折點終會來臨。我所傳授的整理法就是以感情為判斷基準。
過去大部分的整理法都會明確指出理想的數字,如“如果兩年內沒用就丟掉”,“確切數量是夾克7件,襯衫10件”,“買一樣東西就丟一樣東西”等,但我認為這才是會反復變亂的原因,如果采用的是自動遵守他人提示基準的技能型整理法,就算暫時變得整齊,但由于他人提出的基本并不符合自己內心覺得舒適的基準,所以最后又會恢復亂象。
人要被什么樣的環境所環繞才會覺得幸福,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決定。擁有、選擇物品這個行為是極為私人的行為。如果不想再次變亂,就應該學習由你自己定基準的整理法。正因為如此,對于每樣物品都認真面對“自己的感受”就成為非常重要的關鍵。
霸占著大量的東西不丟并不代表就是愛惜物品,而恰恰相反,透過減量到自己能夠確實掌握、面對的程度,物品與你的關系才會充滿生命力。
選出自己覺得心動的物品,我們才能明確地感受到自己究竟喜歡什么、追求什么,藉由每一項東西直接地面對面,物品會喚醒我們各式各樣的情感,此時感受到的就是真正的情感,這份情感將會轉化為今后生活的能量。
是否覺得心動?請相信你捫心自問時的感情。相信這份情感,然后行動。許多事物就會開始串聯在一起,人生就會產生戲劇性的變化,甚至真的令人無法置信,就像是人生被施了魔法一般。我相信,整理是讓人生怦然心動最棒的魔法。
讓人生閃閃發亮的心動收納課
決定家中『所有物品的定位』
只要決定了所有東西的定位,就算回到家已經精疲力盡,也能不假思索地把房間整理好,每天就能擁有更多開心生活的時間。
決定物品定位時的重點就是,「毫無遺漏的決定」所有東西的定位。
為什么所有的物品都應該決定定位,那是因為若有任何一個東西流離失所,房間變亂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譬如房間里有個空空如也的層架,有一個流離失所的東西,隨手就被放在上面,這個東西就是最大的致命傷,因為「流離失所的它」會顯得不安,而其他東西就會前來安慰,讓過去維持的緊張感覺、干凈整齊的空間仿佛被施予「全員集合」的號令般,東西就會瞬間變多。
所以只要決定一次就好,決定所有物品定位的效果,不但無謂的購物行為和過度的庫存會減少,東西也不會再增加。換言之,就是要把自己所擁有的所有東西,毫不遺漏的一一決定他們的定位。這才是所謂收納的本質。如果忽視這項本質,就投入充斥于街頭巷尾的收納技巧,最后等待著你的將會是讓人完全笑不出來的結果,那就是順利創造出一個塞滿大量毫不心動物品的小倉庫。
無論怎么整理都還是會又變亂的重大原因就在于一開始沒有明確決定物品的定位,反過來說,只要決定了所有物品的定位,用完之后只要放回原位就能夠維持房子整理過后的整齊模樣。
再說,如果沒有定位,那究竟該收回哪里才好?決定定位,使用過后收回原位,這才是思考收納時最重要的大前提。
切記在丟東西前,就投向「收納絕招」的懷抱。
把書柜放進衣柜里的收納法,可以說是我最經典的招數。
沒有一間房間的收納空間是太小的,只是你擁有太多不需要的東西而已。
讓你變得能夠正確的選擇物品時,不知為何所留下的量就會恰好可以收進你現在的房子,你現在所擁有的收納空間,這才是整理魔法。心動判斷法就是如此準確。
先完成丟東西這個動作,如果能做到這一步,決定我們定位就很簡單。因為所有物的數量已經減至原本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了。
如果都不丟東西,光是在想如何收納,一心想靠收納絕招勢必會陷入怎么整理也整理不好的「再次變亂地獄」。
收納要「簡化至極限為上」。
如此拼命設計出別出心裁的收納,通常都只是設計者的自我滿足而已。對實際居住的人而言幾乎都不好使。
不要分散收納場所,原則就是同一類的東西收納在同一個地方,不要分散,僅此而已。
如果和家人同住,首先要先明確的劃分出每位家人的收納空間,而且絕對不能遺漏這個步驟。先清楚決定出自己、老公、小孩的區域,然后使用權已經確定的東西就全部集中到各自的區域收納。
任何人都需要一個絕對只屬于自己的圣地。
一點集中收納法。把內衣襪子公事包全都移到掛有衣服的衣柜里。
多數人容易誤會的一件事就是,都先以「方便拿取」為基準來決定物品的收納場所,但其實這種做法是個陷阱,本來環境之所以會亂七八糟就是因為無法物歸原處,換句話說,比起使用時的麻煩,更必須思考如何減少收納時的麻煩。
如果各位的目標是不會亂七八糟的房間,那么讓物品配置變得更一目了然,遠比思考瑣碎的東線來得更重要。
所以不用想得太復雜,只要根據家中格局決定物品的定位,絕對可以順利進行。因為這個家早就知道物品的放置場所了。
一旦規劃好簡單的收納,對于物品該回歸的原位也不再猶豫,于是開始能夠自然的物歸原位,完全不再亂成一團了。
選擇物品去留時,問問自己的身體,決定物品放置場所時,問問你的房子。只要記住這一點,應該就能毫不猶豫地進行整理。
不堆疊,直立收納才是王道。無論如何都要把東西立起來。衣服折好后直立放入抽屜中,褲襪也一樣卷起來后直立收納,抽屜里的文具也一樣,釘書針的盒子、尺子、橡皮擦也都立起來放置,把筆記本電腦直立收納在書架上像放筆記本一樣。
把東西直立起來是為了避免堆疊。理由有二,一,因為堆疊可以無止境的使用空間,二,被堆在下面的東西會很難受。
沒有必要使用市售的收納商品,只要有普通的抽屜和普通的箱子就不需要特別的收納商品。
最常用的收納圣品就是空的鞋盒,雖然試過各式各樣的收納商品,但說免費就能取到的萬用收納道具無人能出其右。
包中有包的絕妙收納術 把小包塞進大包中,既節約空間又方便取用。
包包每天都清空。設置一個每天隨身攜帶物品的專區就很容易辦到了。
浴室和廚房水槽什么都不要放。
把書架最上層設置成我的神龕,把房間打造成如神社。般的空間把自己的住家打到成為充滿純凈空氣的能量景點。
衣服一買回來就馬上拆掉包裝和吊牌。
越愛惜物品,他們就越會與你同一陣線。
回到家后要慰勞物品。對今天穿過的衣服和鞋子說:謝謝你今天讓我很溫暖,辛苦了。
我們常聽說一流的運動選手會把自己使用的道具當作圣物般對待。細心地保養、愛護。即便我們沒有特別意識到這一點,但物品真的每天都在拼命在為擁有他們的主人完成各自的任務。
讓人生產生戲劇性變化的整理魔法
整理房間之后,才發現心中真正的渴望。
每天生活中意識到自己喜歡事物的時間自然而然地增加,連平日的生活也都變得朝氣蓬勃。
透過整理才終于發現,原來減法比加法更重要。
如果深入研究就會發現,無法丟東西的原因其實只有兩個,那就是對過去的執著與對未來的不安。
擁有什么東西,就等同于你的生活態度。
因為看不清對自己而言必要的東西或自己追求的東西,所以才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不需要的東西,讓自己無論在物質上或精神上都不斷地被不需要的東西所淹沒。
不必到處尋找,也不必買新的,只要真正的面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減少不需要的東西即可。
一邊面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一邊丟掉,老實說非常痛苦,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得不承認自己過去的愚蠢、糊涂、無聊、缺點。即使如此,東西存在是不爭的事實。東西之所以在那里,就是自己選擇造成的結果,不能怪別人。
對于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我們所能選擇的路有三條 :現在就面對、總有一天會面、對到死都不面對。要選擇哪一條路雖然是你的自由,但我絕對建議各位現在就面對。
通過物品去面對自己「過去的執著」和「對未來的不安」就能看清對現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東西,然后價值觀就會變得更加明確,今后面對人生選擇時的猶豫自然就會減少。如果能夠毫不猶豫地投入熱情在自己所選擇的事物上,應該就能達到更大的成就,如果能夠越早開始面對物品當然越好,如果你要開始整理的話,就是現在
丟要雜物,找回人生決斷力。
不需要尋找,進而減輕壓力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這種「就算沒有東西也總有辦法」的感覺一旦體驗過了,一下子就會變得輕松許多。就是通過不斷地丟東西,就不會再想把判斷的責任交給別人。
透過丟東西可以磨練出一個人的決斷力。
你擁有的物品想幫助你更幸福。
與物品的緣分和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一樣,珍貴且難得。因此,這樣東西會來到你的房間,一定代表了某種意義。
房間整潔,身體也跟著清爽了起來。
整理之后運氣會變好。
整理房間最好要迅速完成,因為整理并不是人生的目的,請你把更多的時間和熱忱,投入在真正心動的事上,或許那也可以說是你的使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