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封信
小笨笨:
我想,我應該“閉嘴”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無意中扮演了大家的“心靈雞湯導師”的角色。
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原想寫些正能量來鼓勵別人,溫暖孤獨的人,可被別人誤以為灑雞湯或毒雞湯,遭人嫌棄。唉~
發現,人總是容易困于定勢思維里,和固定生活習慣里,難以改變。(提醒你,也提醒我自己。)
我說再多,好心提醒再多也沒用。一覺醒來,一切照舊。
很多人都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也就不奇怪為何“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十年前,我是個剛進高中的懵懂少年。
那時,我是個不安分的“孩子”。
雖是理科生,但喜歡寫雜文,批判天、批判地、批判一切·····活脫脫就是個憤青。
寫著寫著,還不小心讓我得到了一點小成績和“大道理”。
高二那年,我們縣里舉辦了一次全縣征文比賽,我不小心得了獎,那是我的名字第一次上電視。
雖然只是個小獎勵,但足以滿足稚氣未脫的少年的虛榮心。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還有好友“慫恿”我像韓寒、郭敬明那樣去參加全國大賽,說不定就功成名就了。
那時,誤以為自己有過人的天賦,用不著幾年就可以“一朝成名天下知”了,沾沾自喜而不得知世界之大。
后來現實,顯而易見,我沒去參加,也沒功名成就,又不小心活成了現在這樣子。
其實,那個還未成年的我因寫作而收獲的大道理,并不現在少。
那時說出來,老師和周圍人都會夸我“早慧”,說的大道理,都被夸比同齡人的思維超前一步。
但我現在如果還是在搬十年前那套,那我就是迂腐,當然我現在比以前好了很多。
現在我懂的大道理和三觀差不多高中的我一樣,但境遇不一樣了。
這十年間發生了什么?是我懂的那些“大道理”給我帶來的蛻變嗎?
不是。我覺得不是。
為何會這樣?現在的我和十年前的我,懂的道理是一樣的啊,為何十年前的我過得比現在的我困苦?
因為我們缺少的不是“大道理”,而是缺少平臺、缺少機遇、缺少閱歷、缺少伯樂、缺少資源·····
我們之所以厭惡撒雞湯的“心靈導師”,那是因為Ta們只給雞湯,沒給湯勺,而平臺、機遇、閱歷、伯樂、資源等等才是我們要的湯勺。
哪怕,我們眼前有幾大鍋的雞湯,沒有湯勺,我們依然會餓肚子。
到現在,我還有點質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可靠性。
人的成長哪有這么容易?光聽別人的一句大道理,就能徹悟人生,簡直是狂言。
紙上得來終覺淺,沒人能替你經歷你的人生,也沒什么大道理懂了,就能稱心如意地生活著,該來的還是會來的。
小笨笨,你知道嗎?
我現在能這樣清醒地來看別人和反省自己,若說我成長了,那也是這十年“痛”的經歷賦予我的,不是十年前就懂的大道理。
這個年代的人總是說得太多,經歷得太少,才有了那么多的迷茫、不如意、怨氣······
年輕人,總喜歡夸大自己的“苦難”,強調個人感受;
中年人,總喜歡談人生,過分吹噓自己的“成功”或對失敗盲目發牢騷;
老年人,總喜歡好為人師,以過來人的經驗“教育”和插手年輕人的人生······
后來我漸漸明白了:
這個時代的人,想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妄想不需付出就能有的“蛻變”。
想對那些心浮氣躁的人說一句:
不是讀書沒用,是你沒用;
不是大道理沒用,是你還沒達到懂的層次。
所以,我選擇了“閉嘴”。
痛過后的:瘋子
PS:每周我會持續更新《致小笨笨信》系列,為你說出內心真實的親情、愛情、友情,還有一個人的孤獨。感恩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