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睄u《波蘭來客》
人這一輩子,總要有兩樣不受世俗左右,只應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一是夢想,二是愛情。否則,余生再富有,也是貧瘠的。
但人生不如意者八九,魚和熊掌往往不可得兼,無時不處在二難選擇中?!稅蹣分恰繁闶且徊筷P于夢想和愛情,成全與放棄的影片。
這部片子充滿懷舊色彩,不是好萊塢慣常的那種鴻篇巨制,非常平易近人。據說外媒評分爆高,更橫掃奧斯卡提名,炙手可熱。加之國內首映在情人節當日,宣傳海報的唯美浪漫,“此情成追憶,可惜不是你”的淡淡惆悵,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令觀影者趨之若鶩。
不過觀影感受始終是一件因人而異的事情,有的觀眾在影院感同身受哭成狗,有的卻失望而歸,認為電影嚴重過譽。
這個故事書寫了愛情最經典的樣貌:男女主識于微時,相互扶持,堅信未來終會閃耀。淪落于飯店彈奏圣誕歌的男主塞巴斯蒂安夢想恢復爵士樂的偉大傳統,屈居于咖啡館做服務員的女主米婭堅信戲劇的獨特力量。但現實卻有著不動聲色的強硬和殘忍,他們各自偶遇機會,也曾短暫迷失,后來在某個岔路失去了彼此,又在多年后重逢,但也只能相視一笑。
《愛樂之城》借鑒了話劇的劇幕結構,用不同的季節對故事進行了分段。每個季節可以看做是一幕。兩個人的感情經歷了四季,始于春,濃于夏,變于秋,止于冬。愛情與分離,事業與夢想,成功與遺憾,交錯輝映,令人糾結纏綿;出神入化的鏡頭,浮華如夢的剪輯,變幻多端的光線,使人浸潤流連。
我最想聊的是三場戲。
第一場是偶遇之后的唯美愛情。
他們四目相對,心心相印。他們一言不合就斗舞翩躚。舞著,舞著,把格利菲斯公園天文館舞成了銀河繁星。他們在山頂上,明明互相有好感,還要裝作討厭對方。一個唱到發出笑聲,另一個臉上也露出擋不住的幸福。
它褪去了所有復雜的言語,男女互相吸引的就是那種最初的美,那種只想“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直接又坦白的甜蜜,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一個現代愛情的Ideal。
第二場是二人因彼此夢想差距太大,默默向對方告別。
男女主坐在樹下最后一次聊天:
“我們現在在哪里?”
“在公園啊?!?/p>
“我是問,我們的愛情到哪里了?”
“我們還要等一等,看看會發生什么?!?/p>
“我會永遠愛你的?!?/p>
“我也是?!?/p>
彼此相愛,但彼此卻不能在一起。因為我愛你,但我也愛我自己,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會為夢想而不斷努力,不會只犧牲自己成就別人。只有好好愛自己,才能好好愛這個世界愛別人,以及被愛。
看完這部電影,我也在問自己,在接下來的生命中我是否能用自己所有的勇氣和力氣,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出發去看自己從未到達的風景,去實現自己銘記已久的愿望呢?
第三場是這部影片的華彩樂章,呈現了一段“假如男女主在一起”的美好畫卷。
當最后一段蒙太奇上演,我都能聽到周圍人的呼吸聲,整個影院都處在巨大的靜默當中??墒?,每個人心里卻都洶涌著巨大的回憶聲。
如果,我們現在還在一起會是怎樣?我們是不是還深愛著對方?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要在我彈琴賺小費的餐廳里,直接吻你。
我當然扔掉工作,跑去看你的話劇。
然后你要去巴黎了,我當然跟你一起去。
然后我們有了孩子,時不時地,會把孩子丟給保姆,去過戀愛時的二人世界。
我開著車,帶你吃最好的餐廳。
我們手挽著,路過一個爵士俱樂部,也就隨興地拐進去。
里面正好在彈,我們最喜歡的那首曲子。
可我們也知道,人生沒有如果。
正因如此,當《愛樂之城》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展現出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時,眼淚根本止不住——不光是哭男女主角,更是哭自己。
“也許再遇見你,是否能不露痕跡,微笑著走到你面前去?
如果你遇見我,你的手放口袋里?還是會把我擁在懷里?”
當我忍不住又想起你,只能在原地緊緊閉上眼睛。
《愛樂之城》完結在無言的分別里:他低頭不語、她轉身一笑。電影即將結束前,他在黑白琴鍵上,始終沒有彈出最后一個音符。
一切盡在不言中。
很喜歡那張海報里的一句話:謝謝你陪我追過夢,哪怕終點不是你。
這世界,四季交替太匆匆,春花謝了秋紅,原來沒有誰會永遠在原地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