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寫作,有的人為了出名,有的人為了賺錢,有的人是興趣愛好,這些心思也曾在心頭閃過,但我有自知之明,所以更多的還是因為自己情感豐富,想一吐為快吧!
我把簡書當成自己的朋友,什么都跟他說,也不管有沒有人看,對別人有沒有用,我寫的也就是我想說的。
我喜歡一個作家講的一句話:“我之所以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有感情”
遇見簡書之前,作為全職媽媽我除了照顧兩孩子,操持整頓好家里外,其余時間都是看網易,逛淘寶,買買買,大部分加進購物車的東西都是我朝思暮想的,實際買回來的都是生活用品,其它貴重物品都買不起,只得望物興嘆!
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心情就會壓抑,天天苦瓜臉,還找不到人說,憋屈久了,人就受不了,開始怨天憂人,無事生非,吵著要出去工作,不想管孩子了。
開始在簡書寫流水賬后,我發現一不開心,寫出來倒是輕松不少,這真是個治療壞情緒的好法子啊,受一幫積極上進的簡友們影響,我也買了很多書來看,也試著去投稿,大部分都沒通過,一篇文章發布后,閱讀數為0,剛開始還在意,如今無所謂了,因為我寫的都是流水賬,既沒文學的美感,又不實用,還無趣,看了反而浪費別人的時間。
除了寫,還愛上了看書,為此專門買了一個KINDLE,看完一本書后,總有想寫讀后感的沖動,也是檢測自己理解了多少書本上的知識吧,輸出倒逼輸入,盡管看不透,寫不好,熱情還是滿滿的,還特別喜歡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
高曉松說過一句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他卻沒有說詩和遠方那是建立在物質條件之上的,窮人吃飯都成問題,哪來的詩,哪來的遠方,我也沒有走出過國門,也不知道遠方是啥樣子,于是把看書和寫作當是我茍且生活中的詩和遠方。
我寫作第一目的
說白了,在物質世界里滿足不了自己,只得在精神上,文字的世界里尋求解脫。
其實還蠻有用的,書看多了,邏輯思維也沒那么混亂了,看待事物也沒那么極端了,當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一本書的時候,真是極大的享受。
看一本書就是體驗一種人生,看到名言哲理之時,還會試著背下來,心想,人家是咋寫出這么精彩絕倫的句子來的,太到位了,就是這個理,會覺得以前二十多年白活了,以前的思想多幼稚啊
第二目的:寫出自己吃過的虧,經歷的事,讓別人少走點彎路
活了快30年,18歲闖蕩社會,雖說沒有成功,但社會經歷還是有一些的,吃虧上當的經歷也不少,寫出來,我希望能幫到剛走出校門的那些單純的學生們吧。
第三個目的:發泄情緒
帶孩子其實是我做過年工作里面最難的,全天24小時,全年無休,也不能說不干走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賺錢,沒有社交,心里恐慌,特別是大姨媽要來的那兩天,情緒就像吹到極限大的氣球,一觸即爆,事后常常后悔自責。
坐在電腦前寫寫,心情會慢慢緩解一些,寫完一篇后,氣也消得差不多了,包容心又大點了,繼續這一地雞毛生活,也沒有覺得過不下去了。
第四個目的:希望自己越寫越好,寫出有美感的文字來吧
關注了幾十個簽約作者,看他們的文章就是和一種視覺享受,看不過癮,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們一樣優秀吧
《刻間學習》這本書里,作者寫到,一件事你堅持10天,你是一階行動者,堅持100天,你是二階行動者,二階也是大眾階,也叫入門,如果不續航,就會回落到原有的模式,堅持到1000天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的有所成長,才能見證到一些改變和突破。
從來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現在只有看書寫作,跳廣場舞,進到第二階梯,并且從中體會到了一些樂趣,我也想看看自己堅持下來,最后是什么結局。當作是一個挑戰,鍛煉一下自己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