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將過半,推薦四本書。這四本書不是小說,不是歷史,都是當代紀實文學,書中記錄的大部分人和事今天依然存在著。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我周圍平時接觸的絕對是全中國高收入的那一部分人,幸福指數絕對屬于中上。
當然有人表示不服,有一次在公司聚餐的飯局上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
我:“我們現在的收入和生活狀態放到全中國來看絕對是前10%的”
反對者:“我一個月工資才六千塊錢,房價這么貴,物價這么貴,一個月都喝不起幾次星巴克,每個月都月光,我覺得我的幸福狀態屬于中等偏低”
支持者:“如果現在給你一個選擇,從全國隨機選擇一個人,跟他交換你的全部家當,包括房屋,存款,工資收入,生活環境但不包括健康,你會交換嗎”
反對者:“那我肯定不換啊”
這四本書絕對是閱讀的盛宴,雖然平時沒有機會接觸這些群體,但是通過這四本書可以真實的感受到他們的生活狀態,并且給予充分的理解。
難能可貴的是兩個作者在整個記錄過程中一直保持客觀和冷靜,沒有落入「政治正確」的俗套。所謂的「政治正確」就是在記錄之前已經明確了主題,把弱者或者底層的人刻畫成高尚的或者讓人同情心酸的。
作為紀實文學的記錄者,他們堅持住了一個原則,就是「真實」。
中國在梁莊
梁莊是河南穰縣的一個村莊,是作者梁鴻的故鄉,揭開新聞聯播中溫情的面紗,呈現出來的各種各樣驚人的故事。
只要提及河南,首先浮現出來的是李志《關于鄭州的回憶》中描繪的溫暖場景,里面有飄滿煤爐味道的巷子,冬日早晨的陽光透過淡淡的霧氣,透過院子里的大槐樹,這個時候扎著馬尾的姑娘正彎著腰在水龍頭前面刷牙,恰好有那么一束光打在了她年輕的脖子上。
出梁莊記
書中描述了走出梁莊,在外打工的各種不同群體的生活狀態和內心,這本書跨越了中國十余個省市,有蹬三輪的,算命的,在家庭小作坊做服裝的,富士康流水線當「機器人」的,運煤的高速公路旁邊灰頭土臉校油泵的......
西部招妻
馬宏杰用近三十年時間,跟拍了河南殘疾人老三找媳婦的過程。
老三先娶了個“憨姑娘”,不肯跟他過夜,老三心好,沒有霸王硬上,只好離婚。隨后三次去寧夏“招妻”,幾經周折,總算定下一個媳婦,但與家里人處不來,只好讓她走了。
老三接著找媳婦,不幸遭遇“放鷹”,蒙受了很大的經濟損失,老父親也氣病身亡。
最后他只好再去寧夏,終于招來一個叫紅梅的媳婦,生了小孩。
可是兩年后,紅梅就喝了農藥,想回家……
最后的耍猴人
小的時候經常看到耍猴的走街串巷,關注點只在猴子身上。這本書描繪了耍猴人的一切,從養猴子,到訓練猴子,到帶著猴子扒火車,表演,賺錢。
用風餐露宿來形容絕不為過,他們來到某個城市通常會住在廢棄的建筑群里,如果有一個水龍頭那簡直可以稱為酒店了。
肋磚搭灶,吃的最多的就是面,可以連續吃幾個月的水煮面,而且必須讓猴子吃第一碗,要不然猴子就會生氣,然后踢翻面盆。猴子就是他們的一切,就如同他們的家人一樣。
外出耍猴是迫于生計,幾個月下來有的時候只能剩下千八塊錢回家。
年輕的一代沒有人愿意傳承耍猴技藝了,在他們眼里,耍猴和乞討已經沒有了區別,他們寧愿在工廠的流水線上面沒日沒夜的打工,至少,過的相對體面一些。
馬宏杰說:“我想,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的國家,地區貧富差異至今還很大,我們每個人不能以自己生活的地區的生活方式去理解另一個地區人的生活方式。*
他們的很多生活方式是我們所看不到的。*
在一個貧窮的地方,一個人能找到一種不違反法律和倫理的方式生存下來,能自食其力,就很不容易了。*
這就像生活在當下的我們,不能去評價、指責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