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體系定位和前提
? ? ? ? ?這是一本關于成人職場致用教育的方法論,其中的核心在于將書本知識轉換為行動實踐。
? ? ? ? ?成人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的目的在于學習知識以提高筆試的成績,大致的流程為老師將一個知識點轉化為一道實例的題目,再變換題目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演練,通過這樣的方式記住這個知識點,并能在考試中做對相應的題目,這是過去我們在應試教育提高分數的大致學習方法。而成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學習知識將其運用到實踐中,指導我們的行為,提升核心的競爭力,因此該書的方法論:將知識拆解和應用到我們日常的工作或生活場景,再聯系我們的過去的經驗指導我們在平時工作或生活中更加可靠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運用這個知識點,改善我們的行為,提升能力和效率。
? ? ? ? ?在這樣的定位和前提下,我們應該劃清這本書方法理論的運用環境。它教會我們的是如何將書本知識運用到行為實踐的方法,是知識到行為的轉化,這是這本書要教會我們的東西。厘清這個概念是要讓我們對讀書這件事情不要產生理解的偏差。就像群里的一些朋友批判這本書太過狹隘,完全把讀書這件事當作功利,忽略了讀書對我們身心的凈化、思維創造性的阻礙等。因為該方法的主要目的本身就是轉變以往我們應試教育的模式,是為提升現實的行為能力而服務的,學以致用是該方法論的核心,換句話說,這也為部分人認為的讀書無用論的有力反駁,讓不太愿意接觸書籍的人找到書籍知識的直接功效。
核心方法論(RIA)
1.RIA方法(有拆書家): 閱讀片段—拆解為日常檢驗熟悉的片段—學習者聯系自己的經驗運用并演練。
2.自我拆解方法:找出合適的閱讀片段—用自己的語言重述重點—聯系相關經驗—反思差異,并運用書中的片段知識重新演練。
對方法論的啟發和思考
1.啟發:反思和預演的重要性
? ? ? ? ?這簡單的方法論,讓我有很大的啟發。舉個很簡單的實例,我和一個朋友玩LOL,同樣是玩了1000盤左右,為什么別人能把段位打到鉆石而我卻一直在白銀段位徘徊。起初我認為是天賦的差異以及他平時愛看該游戲的視頻解說有關。但有幾次我觀察他打游戲,驚人的發現,他在每次打輸了以后,居然還會看一小段回放,看剛才這局的問題是在哪里,分析是裝備的問題還是陣容的問題還是打法的問題。這是什么?是相當于圍棋的復盤啊!從每次失敗的經驗中找到問題,并重新預演找到正確的方式,所以朋友能從每局失敗中得到提升技術和能力。
? ? ? ? 學習這種聯系過去事件經歷,反思問題,并重新預演的方式對日后的行為指導太重要了。讀書的時候我經常會以書中的內容去檢視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或者用書中的內容去解釋或理解日常中的所見所聞。但這就已經成為了我將書中知識聯系自己的終點。沒有注意到要將書中的知識去修正我們的行為,去指導我們的實踐,去內化為我們的核心能力。這種方式更多的是增加我們認知的廣度和深度,卻沒有在另一個維度——行為上得以體現。這算不算是知識運用的淺嘗輒止?
2.思考:拆書可不止是個力氣活
? ? ? ? 對于拆書家而言,把閱讀的片段拆解為日常熟悉的經驗,并促使學習者產生對自身經驗的聯想,看似很簡單的過程,但要做好并非易事。首先是總結的能力,找到書中作者的核心理念,并將知識轉化為指導行為的合理方法。其次拆解的過程需要拆書家有良好的提問能力,能抓住核心進行提問,才能逐步引導學習者理解到知識的要點和本質,這相當于書中的溝通力。太爺提倡閱讀每一章節都提出一個問題,我想也是讓讀書的時候多回顧、多批判性思考的原因吧。
? ? ? ? 學習者通過引導聯系到自身的經驗,也需要學習者的聯想能力和變通能力,綜合起來也就是職場核心的顧問力。聯想到合適的場景,運用知識要根據場景的特殊性進行變通,實現知識在特定環境下的合理運用,一方面這需要學習者有豐富的相關經驗,才能在相關經驗中聯想到合適的范例,另一方面需要思變,考慮環境的特殊性,思考變通,找到最合適的應用方式。
書名就是個坑
? ? ? ? 最后這本書的名字確實起的不好,《這樣讀書就夠了》。一是感覺很俗,而且過于絕對,讓人聯想到類似于只要這樣就能成功這樣的勵志洗腦書;二是會讓讀者產生誤解,認為作者是在否定體系化的、深入思考的、細致品味的讀書方式,讓部分讀者帶著情緒化去閱讀,以致于閱讀的過程中鉆書本內容的牛角尖。
書籍內容摘抄
1.現在很少人會對一份工作從一而終了,但有的人是在行將沒落,迫不得已的時候才做出換工作的決定,有的則是在順風順水,如日中天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需要改變。同樣是改變,時機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在巔峰的時候做出改變,則起點更高、選擇更多、結果更好,而到了低谷的時候再做調整,那也只能隨波逐流,聽天由命了。
2.學習應該引發認知沖突,認知沖突的意思,就是讓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不引發認知沖突,不足以讓學習者有動力,或提高他對學習的重視。學習活動應該提供引發認知沖突的經驗,從而鼓勵學習者往更好的適應經驗的新認知途徑。例如你工作五年和你工作一年的差異在哪,讀書之前和讀完之后你獲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