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關于“落后”的話題,讀完之后,對前面幾期的一些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就是“多維度發展”、“心急火燎隨大流”,“花錢買時間是值得的”之間貌似有很多沖突的地方,需要細心去區分。
如何擺脫“落后”,笑來給出了多維度發展的策略,以多維度產生的化學反應跑贏單維度的高點。那如何進行多維度學習時而會分散注意力呢?一直都明白要多學習技能,才能成為更優秀的人。所以會去學口才、寫作、思維導圖、PPT、時間管理、理財、育兒等等。但在看“注意力”那期之后,感覺是入了“心急火燎隨大流”的坑,看到什么火就學什么。經過仔細回想初衷之后,又不是這樣。自己沒有一項核心技能,沒有發展的方向,選擇的學習技能要么是在彌補自己的缺陷,要么是興趣愛好。碰巧一下子微信學習社群爆發,海量培訓信息蜂擁而至,導致這個也想學,那個問題也想急于解決,結果貪多而什么都沒學好。如果有某一擅長的技能,不產生落后的恐慌,至少不會產生暫時落后的恐慌。可以慢慢的一個、兩個、三個維度擴展開來,從而真正擺脫“落后"。
多維度發展,文章中提到笑來學習編程。學編程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上不少時間。那我花錢雇人編程不行么?把時間用在價值更高的事情上去不是更好么,這和“花錢買時間是值得的”是不是又產生了沖突。這里為什么產生沖突,是沒分清楚是想通過學習編程來替代專業人士的工作,還是通過學習編程來理解編程?要代替專業人士的工作,首先自己要成為專業人士,按一萬小時理論計算,那至少要投入一萬小時以上。花這么多時間,學一個不是自己主業的技能,顯然是不劃算的,這時應該花錢買別人幫你編程才是最值得的。但如果是為了”理解“編程,只需花上20%的時間,掌握80%的知識,了解程序員的思維習慣,在互聯網時代總能比普通人先一步。那這樣花時間去跨界是非常值得的。
昨天聽了笑來的分享,回憶之間看《把時間當做朋友》,感覺自己有一個地方做的非常不好。就是什么事都不求甚解,閱讀、學習、新鮮事物,都只做了知道了,從沒想過要去深入理解,了解背后的原因。訂閱《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后,笑來不斷的灌輸要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的讀,一個概念反復解釋,就是在培養大家”深入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