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那么一個地方,你不曾來過,初次邂逅卻有闊別經年之感。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塵一土,都在夢里呈現,帶著一種隔世的陌生與熟悉?!獋}央嘉措。一如“一葉知秋”,眼中“重逢”更像是一封秋信,一種是萬物凋零的悲切,一種是萬般豐收的喜悅,它是情感的疊加,也是情感的退卻。這個世界很小也很大,我們于人海中陌路相識,卻經闊別后從未見。
從古至今,有太多的文字在描述著各種各樣的“重逢”?!敖痫L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描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望眼欲穿終得盼的重逢,“久別重逢非少年,執杯相勸莫相攔”是李白與余廷林久別感慨“物是人非”的重逢。之前簡略看過梁實秋先生寫的《談友誼》,而后看過名為《重逢》的書籍,對那種似深非淺捉摸不透的情感稍有感觸,而今天翻閱到《有事聯系,沒事各自忙》的讀本令我有些驚喜,或許這源于90后這個時代賦予我的一種接受方式,相比前兩本,這本書更讓我覺得輕松和自在,就像書中一言:“早就不要臉了,何來不好意思”的直截了當。
第二次見面便可稱得上“重逢”,對于淡若水的相交,重逢對我來說是“提名憶舊顏”而不知所措的事,對于恰如其分的相交的“重逢”可以說是“首見顏歡后訴衷”,對于相交至深的“重逢”便可什么都可說,什么都可不說,便覺得美好。
感情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甚至是一種矛盾體。它可以讓如膠似漆瞬間變成天崩地裂,對于此種狀態,常人則嘆:“一別兩寬,最好不見”。都說:“忙是西藥,很快見效,但副作用大”,“時間是中藥,吃久了就見效”,所以不論你經歷怎樣的過程,之后不過一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情懷。
我經常會想,我們的感情是從晨鐘下閱讀開始,還是從余光中的《寫給未來的人》開始的,或者是從你說你能懂我開始的。小時候我們的真心可鑒,長大后的我們趣味相投,后來的我們志同道合,最后的我們,一邊是不忘初心,一邊是說散就散,所以我們活在“舊友不解近況,新友不懂舊心”的當下。
我喜歡《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除了其中“價值觀”一番此消彼長較量外,更是那種無數次的“際遇”和“重逢”令我深刻,你比以前好?還是不如從前好?我仍然會用“士別三日,另當刮目相待”的眼光去看待,有“改變”才證明你離開過,而重逢則是最美的際遇。
懷念不如相見,待見不如約面。也許,在熟悉的站口,我們拋開萬念日夜兼程而緊蹙相依,也許,在某個陌生的路口,我們幾分驚幾分喜偶見?!跋嘤龈羟е厣剑喾曜枞f江水”,不論我再見你時是心若靜水還是軒濤海浪,你依然如百合,清香縈繞或是隨風飄散,我將允以陪伴且較量,期待在最深的紅塵與你重逢。
文:麥芽糖
zoomI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