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以來,我們把“春節”稱之為“年下”。
在外待的時間長了,歲數大了,家里周圍年齡相仿的女孩子早早就出嫁了。每年過年回家,除了約一兩次發小,大多的時間都是邋里邋遢的窩在家里,讀書,寫字,看劇,做家務……沒有閑著,也沒有收獲,談不上開心,又稱不上難過。
2
很小時候的我們,進入臘月就會期待年下的到來,每天扳著手指頭數日子,仿佛十個手指里藏著一種魔力,能夠算盡所有美好之事。
年下,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不用學習,有好吃的東西,還有新衣服。進入臘月會時常停電,每一個停電的日子,叫上幾個小伙伴,三五成群點火堆,追逐嬉戲。除夕之夜,爬上屋頂看街上的煙花,之后結伴四處結伴云游玩耍。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跟著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還有一群孩子們去給老年人磕頭拜年,刻意穿上口袋很多的衣服,在每一個奶奶家裝滿吃食,糖果、瓜子、核桃、果凍……白天和小伙伴們一起打牌,賭注就是早上拜年得到的吃食。
猶記得,四奶奶新家的門鈴,第一年拜年時,我蹦了三次都夠不著,落的大人們笑話。還好第二年爭氣,抬手就夠得到了。猶記得,外婆有魔法,能夠變出來好多好吃的。
如此等等的每一件事都如上癮般令人沉醉。只是,逐漸逐漸,求之而不得。
4
初中就開始外出讀書了,從那之后,年下對我便再也沒有任何的意思可言。跟小時候不同,寒假回家也需要學習,媽媽說,腦子不如別人聰明就趁著假期趕一趕;沒有新衣服穿,媽媽說,平時衣服都買了,湊合一下就行了,于是我真的是一年又一年的湊合了好久;要做各種家務,媽媽說,你長大了該幫我們分擔了;就連食物也不能隨便吃了,喝口水也長肉的體制真心讓人著急,媽媽說,不要再吃了胖成什么樣了;街上每年都有的煙花,站在屋頂也看不到了,四周的樓房早已擋住了遠望的視線;自六年級年下崴了腳之后,作為一個女孩,也沒有再去給長輩磕頭拜年;小伙伴們搬家的搬家,結婚的結婚,慢慢斷了聯系,年下的玩伴只剩了我自己……
除了這些,還有央視的春晚,十幾年年年不落,也許,那是寒假中唯一一段什么都不用思考的時間。不是春晚好看,是喜歡那幾個小時全民狂歡看似都很幸福的時間。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我說,春節是一個圈圈,套住了我們每一個人,小孩子越來越多的壓歲錢,如我一般90后初期的一團人結婚工作的事情好尷尬,父輩中年連年的焦慮與期盼,爺爺奶奶的年齡增長與黯然逝去。雖然這些都與春節無關,但是春節,把所有的這些都攪合在一起,煮成了一鍋亂粥,索然無味。
5
曾以為,以后每年的年下都會如此這般年復一年的重復下去,唯一變化的可能是漸長的年齡。卻不想,今年的年下,讓我經歷了別樣的幸福和美好,也讓我經歷了撕心裂肺的痛苦和哀傷,還有那無語言表的糾結和擔心。
幸福和美好是鐘先生帶給我的,從來沒有想過我會遇見這么一個人,也沒想過我們會這么陰差陽錯的在一起,莫名其妙卻又冥冥之中。這漫漫寒冬,感覺如和煦的陽光溫暖人心。沉浸在幸福的蜜罐里,怎么都不想出來。
現實還是要把我拉出來,留下鐘先生一個人在鄭州,回家跑去外婆的病床。覺得對不起鐘先生,也對不起外婆。
見到外婆時,她都沒有力氣睜開眼看看我,喊一聲“姥姥”,她微弱的氣息回應“陽陽來了呀”。媽媽喂了一口水卡了一下,之后就是吐血,噴泉一樣的吐,還有其他的病癥。所有人輪流照顧,晝夜不停,祈禱,醫治,全都無效。外婆她人,受盡了各種病痛的折磨,好好壞壞,昏昏沉沉,還是走了,正當年下。
媽媽大姨和舅舅我們一堆人,哭的像個孩子一樣。
照顧外婆守夜期間,鐘先生一直在陪伴。那種感覺特別糾結,一邊是外婆的痛苦,一邊是愛人的守護。想把所有的悲傷都留給自己,換我愛的人的健康和平和。親自取消自己安排好的行程丟下舍不得的他,親眼看著親愛的外婆一點點耗掉所有精力受盡折磨直到離去,沒有一件事是稱心如意。
6
從此,再也不覺得每一天的無所謂,年下的循環和無聊。每一時刻,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意義。
陪伴的每一刻,都是前世千萬年修來的溫情;分別之時,一分鐘可以夠回頭看兩眼;離世前的每一秒,都是親人泣血般的呼喚。
外婆,愿你安息;媽媽,愿你保重身體;親愛的你,愿你照顧好自己;堅強的我,愿我一直堅強下去;最好的我們,愿我們攜手并進,困難很多,愿我們一同走過。
2017,正值年下,許下愿望,都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