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疲于奔命地加班,犧牲了許多本可以自己支配的學習、閱讀時間。面對今天的寫作,忽然毫無目標,不知道寫些什么。苦苦思索半天,甚至將今天的行程在腦海里過了一段流水帳,依然毫無頭緒。
??很想放棄,干脆交個紅包吧,可是如果這樣的話,有心有不甘,感覺與最初自己寫作的初心是相悖的。那就硬著頭皮先寫吧。
先回顧一下今天的時間管理。上午整理表現不錯,利用專心app認認真真地工作著,將西南項目的解譯數據交出去;第二個中不項目的寫作報告,歷經了幾個小時的折騰,終于理清了一些思路。
總結:(1)列出今天的大青蛙,上午重點攻克;大青蛙不要設置的過于籠統,要越小越好;
(2)寫報告的體會:看似簡單的報告,下筆仍然困難。核心問題是,沒有經常長時間專注思考,形成合理的邏輯思路;而且時間緊張,所以更不知道要寫什么。
下午,以慘來概括,因為休息時候一不小心在微信閱讀上找到一本流行的秦簡寫的古代重生小說《錦繡未央》,一部穿插重生、愛情、皇權爭斗、家庭爭斗的歷史小說。百度時居然發現這本小說已經改成電視劇。看來自從甄嬛傳這部網絡題材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大獲成功后,越多越多的導演將目光頭投向了網絡小說平臺。因為這里的題材多樣,而是小說章節是隨時更新的,如果你對其中的劇情非常感興趣,可以直接跟作者聯系購買版權。
對于這個小說,有兩個問題在思考,一個是小說作者為什么能夠設計出如此復雜的劇情故事、人物,而且因為情節環環相扣,十分吸引人。他在寫小說之前,是不是就要把整個小說的框架結構、人物、主線事件等先設計好,然后再下筆編寫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實在佩服作者的腦洞大開,太有想象力了。
第二個問題,是針對自己的時間管理問題。為什么一直想著看小說,特別沉迷呢?明明知道工作時間看小說是不對的,為什么偏要為之呢?因為看小說能夠讓自己立刻獲得滿足感,所以才會一直沉迷。不記得那本書上寫的,如果想要養成好的習慣,克服以前的壞毛病,就得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
如果實在想的慌,可以在完成4個專心后,給自己獎勵一個鐘來看小說。這樣,就會調動工作的熱情,而且也會給自己獎勵。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在每個專心的時間段內,如果有其他想法影響工作進度,不妨把這些想法寫下來,等完成這個鐘后在考慮時候有心情繼續做。一定不要在進行的工作中,見異思遷。這樣效率是最低的。
這幾天持續沒有看書,也是需要嘗試進行調整的。不妨也把看書作為自己的獎勵吧。這樣,就不會對沒有閱讀滿心愧疚。
沒想到,胡亂的先寫再說,居然最后仍然落實到時間管理上。看來這個,還真是這個月需要突破的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