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兮
下了一夜的雨。
早上走出門,眼里看到的都是濕漉漉的,翠滴滴的。地上四處的水洼,樹上也掛著水珠,不小心走在路邊,碰到一片葉子,就會有水珠噼啪地往下掉。
今天早上不為晨練,只為晨賞。涼風襲來,悠閑無拘。
前年,嚴寒大雪后,路兩邊許多的香樟樹被凍死了,寒去春來后,竟然又煥發出新的生機,現在遠看時,雨后的小樹,葉子鮮嫩,倒有幾分像竹子。
有時早上叫著大狐貍和小狐貍,若是他們貪睡,獨行也自有一番風味。
網上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同感。其實,一個人一生中獨行的時間要比與任何人相處的時間都要多。我說的獨處并不是指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也指哪怕在商場,人聲鼎沸,你卻只能和自己交流,或者你身邊有很多人,卻只能問自己的時刻。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為了免遭淘汰,整個世界都快了起來,能夠安靜下來的瞬間越來越少。
看一個紀錄片,一個比爾波特的美國人說了這樣一段話,感受到了世界的安靜:有時候,我愿意躺在樹下凝視著樹,樹枝之上的云彩,以及云彩之上的天空,注視著在天空、云彩和樹枝間穿越飛翔的小鳥,看著樹葉從樹上飄落,落到我身邊的草地上。我知道,我們都是這斑斕舞蹈的一部分,我們與萬物同在。
而有趣的是,只有當我們獨處時,我們才會更清楚地意識到,我們與萬物同在。
一個人,總能關注一些熱鬧時不被注意的東西。
這場雨,下了一夜,似乎是累了,按了一會暫停鍵,再過一個小時,又開始下起來。
一個人打著傘漫步,可把耳鼻眼各個器官都調動起來,可以聽雨,可以觀雨,也可感知雨。
雨落下來的簌簌聲是密的,樹上的知了聲是稀的,雨打在傘上的崩崩聲是沉的,還有小區池塘里此起彼伏的蛙聲是連綿的。
看雨打在地上,砸出一個個的水坑,冒出一個水泡,又落下一個,如同水沸騰了一般,或許,這一刻,會想起詩人軒轅軾軻的一本詩集叫《在人間觀雨》來。
如果足夠細心,空氣中漂浮著各種植物的香氣,雖不比木犀花那般濃,但也沁人肺腑。
或者可以細細地觀察從木板路縫隙里冒出來的不知名的植物以及旁邊因一夜的雨落了一地的柳葉,有的發了黃,似乎到了秋天,竟生出一種“洛陽城里見秋風”的感覺;路邊黃櫨葉上有水珠,葉子在水珠的襯托中更加鮮嫩……
甚至,身邊走過行人的普通對話,都能藏在耳朵里,“前邊超市開業,東西可便宜了,雞蛋才一塊錢一斤哦……”
平民布衣,總是務實,時刻關注著生活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雨天,剛開業的超市便是一個最好的去處。
在人間觀完了雨,回到家里。打開微信,看到大家都在群里發著關于這場雨的段子。
這幾天外出,從朋友圈看到一些家里的狀態,看到有人發了似妖風肆虐的圖片,“天黑黑,雨欲落”,從風云變幻到瞬間開啟大雨模式,還有第一波,第二波的大雨來襲的過程,朋友圈如同直播。
有人濕意地想起了“一個人在雪中彈琴,另一個人在雪中知音……”。
還有一段視頻,是關于這場連續的大雨后,有人推著摩托車走在水里,緩慢地前行,水漫過了腰,身雖艱難,仍作著樂,讓人感覺這場大雨帶來的不是不便,而是樂呵了大家。
有人開始感嘆,“抬頭看天雨茫茫,低頭劃船不用槳。”
想起有一年夏天,也是下了幾天的雨后,地上到處積滿了水,久久不能消去。車行在路上,如同舟行在水中,水里漂浮了一些車號牌,也有小朋友拿了救生圈浮在水面。大家紛紛在發著段子,拍了視頻,編了文字,吐著槽,“愛她,就帶她到臨沂來看海。”
今年又是舊事重演似的,雨開始從滴滴答答到嘩啦啦地下下來。大半天的時間,雷聲不時傳來。外出在海邊近一周,每天都是艷陽天,一回來就是陰雨連連,四處被水包圍,大家開著玩笑,我們身邊就有海,還跑著到那么遠的地方去看海。
可以想象,下午再出去會是“涼風木槿籬,暮雨槐花枝”吧。
而我坐在家里,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樓下卻有人在喊:老天爺,求求你,別下了……也是癡呆之人,說出的癡呆話。